页面

2009年12月23日星期三

马烨:监牢里的政治哲学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12月23日转载)

监牢里可有政治哲学?我原本也不以为意。后来无事上天涯,看了一个帖子,一个经历过那里的人的亲身经历,才发觉原来也有那样有趣的事情。

人都说监牢里就一定是暗无天日混乱不堪的,我原也这样认为,毕竟我也没进去过。但其实,仅就那篇帖子作者描述的那个看守所的监牢,原来里面也总有着他们自己的一些特点,有着他自己的道理,我总结如左:条件恶劣,维持稳定和等级森严。

首先说条件恶劣,监牢里条件恶劣那是自然的,总结起来就是空间狭小和物资紧缺与没有自由。首先说空间狭小,30平米的牢房,住着二十个犯人,平均一人不到两平米。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吃喝拉撒都在里头,睡就睡大通铺,能不恶劣?而物资紧缺,当然你若是有钱人,那么监牢里的小卖部,也能为你提供各种吃喝用品,只是价格更高。当然你若没钱,那就只能吃监牢给你的象猪饲料一样的食物,冬天来了也不会白给你能保暖的厚衣服,除非自己买。在这个小空间里,一天中也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放风时间,能够在外面见见阳光。除此之外,都得在监牢里待着,狭小的空间,哪也不能去,不能大声喧哗,没有亲人陪伴,没有自由。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没有自由,这比没吃没穿更让人恐惧。

再说维持稳定。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别说都不是省油灯的那些,就是关进一些没干过坏事的普通人,互相间也难免磕磕碰碰,更何况能关里面的都决非善鸟(虽然也不一定都是大恶人)。而看守所这个地方,关押的分为几类。一类是还没有经法院判决的犯罪嫌疑人,这类人判决后就要送监狱,这里只是个暂存地。另一类是些判决有期徒刑不超过一年的人,他们很快也会放出去,所以也没必要大老远送到监狱。再有就是死刑犯,更待不久。看守所里的这几类人都待不长,都不需要象监狱里一样,给犯人分大量劳动改造的工作,去努力改造他们。这里的人,虽然也有少量劳动要做,但空于时间更多。空于时间一多,对于无聊的监狱生活,就是容易产生打闹的原因。对于看守所的管理者来说,他们不需要费心去改造这些犯人,他们能不能重新做人与看守所无关,只希望这里安安稳稳,他们完好无损的进来了,把那一年半载过过去,也能完好无损的放出去或者去监狱。如果被打出个好歹,监狱是不要的。总之,稳定压倒一切。

为了维持稳定,自然这里面的人(包括警察和也包括被关押的人)通过不段的摸索,竟摸索出些比较好的办法来。管理监狱的警察不是犯人,他不可能天天和犯人在一起,更不可能吃住在牢房里,所以犯人自己的监室还得犯人自己管理。犯人也要吃饭,吃饭时他们会三五个人围一桌一起吃,说是一桌,其实就是席地吃,不可能真有饭桌。这个看守所里,根据犯人吃饭时在哪一桌吃,就能看出他们的身份地位。一般是四桌,第一桌是一个监室里的牢头,用看守所的术语,就叫做值日,他和两三个与他关系最好,或者说有能力管制住下面人的人,或者是有关系背景的人在一起,他们都是老大,一同管理这里。第二桌通常是些能打架的,老大需要的时候,替老大出手,或者是些有钱的,靠钱买来各种东西巴结几个老大他们,换取不受欺负受点照顾,同时老大也需要这些有钱人来供养。第三桌和第四桌就是被压制被管理的那些了,他们通常没什么权力,只能看第一桌和第二桌的眼色,有时还受欺负。但第三桌和第四桌还是有一些区别,最下面的第四桌基本上就是些老大最不喜欢的那些人,于是让这些人干最苦最累的活,比如刷马桶。而第三桌通常也能从老大那里分得几根火腿肠之类。虽然只是丁点的好处,但在监狱里能吃到火腿肠,也比喂猪的牢饭强,第四桌通常是没这个机会的。

总结说来,一二三四桌,其实就是国王与贵族与平民与贱民的那种区别,一种严格区分彼此的等级制度集权制度。牢头在监牢里就是皇帝,狱警不在时他就说一不二。皇帝靠身边的几个大臣来出谋划策,而他们几个享有大部分下面人贡献上来的好处,吃更好的睡更大地方。第二桌就是武士和商人,一个为第一桌提供拳头维持秩序,一个为第一桌提供物质贡献。为此第二桌也能享受到很多特权,比如比别人占有更大的睡觉空间,从第一桌那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赏赐,等等。第三桌和第四桌就是纯粹的劳动力,为第一桌第二桌提供服务,比如说早上替他们打好洗脸水等等。只是第三桌能够拿第四桌寻开心,不过同样第一第二桌也能拿第三桌寻开心。桌与桌之间的区隔是严格的,第一与第二桌占有更大的生活空间,别人不能进入。他们能大声说话,而别人不能。他们训斥身份低的人,身份低的人不能还嘴。说到这里还要补两句,在这里不要以为自己有钱就能如何,你买来的东西首先要经过第一桌其中一个专管分配物资的人的手。而你买什么不买什么,也是几个老大有发言权,他们能替你修改定单,虽然定单也是你写,其实就是说你根本没有经济自由。不管外头你多风光,任何人到这里都一样,都得服从这里的规矩。

刚才说了,这里对于看守所的警察来说,他们只希望能够维持住稳定,别出事就够了。但是这样一种等级森严的结构,能够维持住稳定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首先只有牢头靠暴力为基础,才能压制住下面的人,让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维持住一个基本的秩序,也不闹事。而对于身份高的犯人,他们的目的就不是维持稳定,他们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维持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只有这样的制度,他们才能获得尽量舒适的生活。森严的等级,不意味着就是绝对的,因为总要有人释放或者改到监狱里去,这样高等级的位置就会空出让底下的人去争。这个等级制度是有一定的流动性的,至于如何流动,那就看下面的人是否遵守老大制定的规矩,在老大面前积极表现了。受不平等待遇的人,客观上反倒更积极的维护了这种不平等的秩序。虽然如此,维持稳定与等级森严,却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两者就象亲兄弟一样,不能离开对方。而这,都是以看守所里必然恶劣的环境,为前提的,假设这二十人人人都象西方的监狱一样,都有自己的单间有自己的电视电脑空调,比宾馆还舒服的生活。那还需要什么森严的等级干什么,直接过自己舒服生活都心里开心的要死,还闹什么事?

再说说这里不同的牢头,他们不同的管理风格。第一种是那篇帖子作者的前任牢头(那个作者自己在外面也开着不小的公司,想必管理经验也是丰富的,所以到了里头后来也做了牢头),他施行着一种严厉的法律制度。说到这里我补两句,牢头们的管理虽然都是集权的霸道的,但也同样可以分为依法治狱和秃子打伞无法无天的两类。他的外号叫小圆头,他是这里的值日,出了什么事狱警首先就要过问他。所以他极不希望这里出事,不然他就得挨骂。而他身边几个第一桌的和他面和心不和,总盼着出点啥事,把他挤下去。他定出了许多苛刻规矩,比如说没事时除了几个享有特权的人外,都不准到处随便走动,也不能交头接耳。违反了他定的规矩,那自然是要挨打的,所以大家也只得遵守这些规矩,遵守了规矩就不会挨打。这些苛刻的规矩虽然让底下的人很不自在,但也同时确实让他们绝对保持安静的状态,自然也就不容易发生打架斗讴的事情了,过的不自在,但至少能得到一定的安全。其实,牢头这样,也算是为监室的所有人提供了一种保护,维持了一个秩序,所以牢头自己为此也是很辛苦的,费神费力并不舒坦。

小圆头走后,接替小圆头的就是那帖子的作者。新值日刚上任,他的威信不如前任大,但他自己家里比较有钱,他有能力靠自己的财力,让下面的人得到点好处,同时也废除了一些过于严磕的规矩,比如不准说话,来收买人心。但他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法律是要执行的,旧的犯人习惯了在一种高压的法律下过平静的生活,但新来的犯人却不一定。于是他就规定,新来的犯人首先必须把裤子脱下来,来挨九个板子的打,为的就是好好杀杀他们的威风。其实别的监室也有用暴力对待新犯人的习惯,据说都是花样翻新的玩,同时也是为老犯人解闷,所以这对新犯人来说是难熬的一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只不过这里规矩却是明了的,只有九个板子不会多也不会少。既然规矩是明了的,也不会让新来的人对于未知的暴力过于恐惧,容易接受忍过去就是了。他自己也是个有心机懂人情的人,说话知道分寸总能说到点子上,一些犯人违反了他制定的规矩,他说要惩罚时,别人多半也是容易接受。而他自己呢,光有大棒是不行的,靠自己花钱买来的东西,首先来笼络第一第二桌的那些让,让他们作为自己的左膀又臂,替他分担管理监室的工作,这样他自己也不太累。有时也给下面的人分点吃的东西,或者香烟什么的,让他们也能得到点好处,这样就不至于找麻烦。总之呢,他是采用了大棒加胡萝卜的办法,比他的前任只采用大棒的办法,更能收服下面的人,摆平各种矛盾。虽然谈不上心服,但能不给他闹事也就够了,毕竟他也没打算在这里做长期打算,总要想办法出去的,能维持住就够了。

和他们前后两任相反的一个例子,就是另一种无法无天的集权统治了。这个牢头在帖子里叫阿辉,原本也和作者在一个监室一个桌吃饭。他不是个安分老实的人,所以让作者始终感觉他是个威胁。不仅威胁他自己的地位,对他的监室的稳定秩序,也同样是个威胁。正好旁边一个监室的牢头不够强横管不住人,下面人总是闹事,于是作者做了个人情,建议狱警分配他到旁边的监室去协助那里的牢头管理,其实就等于让他顶那个牢头的位置。这一招很管用,阿辉屁颠屁颠的去上任了还对作者感恩待德,而作者也正好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作者说阿辉这个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就凭着他这人过去练过些功夫,凭着暴力就喜欢为所欲为,对谁都欺负。阿辉去了隔壁监室可那里依然鸡飞狗跳,他喜欢玩一种名叫铁心拳的游戏,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拳头狠命向挨打的人的胸口打过去,他找各种理由玩这个游戏,只因为他觉得铁心拳好玩。这种小霸王鼓惑崽一样的阿辉,有一个小混混流氓的青年,竟特别崇拜他。而作者这个监室里的几个老大,原本也挺看重这个小混混想提拔他。可他仗着自己有老大照顾,却总是为所欲为起来,不听老大的管束,成了一个不稳定因素,这让作者很头痛。有一次新来一个犯人,老大要他去执行打屁股的规矩,这是看重他的体现,可他竟然不听,很让老大没面子。更倒霉的是,这次接替他执行打犯人这个工作的人,竟被狱警发现了,被上了手铐好几天。他竟然说道:我就知道,总搞新犯人是要出事的吧。这句风凉话把全监室的人都得罪了,于是老大们找了个理由,把他发配到隔壁那个监室了,而他正好也崇拜隔壁那个阿辉。他去了后,为了讨好那个阿辉,就总是向他献殷勤伺候他。但是据说,凡是离他越近的人,他翻脸的可能也越大,他凭着自己的拳头寻别人开心,寻的就是他身边的软蛋。

再有一种监室,这里就不说牢头了,因为这种监室实际上并没有牢头。前面说了,由于条件恶劣,自然总是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打斗。而这种监室,由于好几个强人在一起,互相拉一些人成了几个派,谁也不能彻底制服谁,于是整天就打打闹闹乱糟糟的。后来据作者说,这个最乱的监室,看守所方面实在也是没办法,干脆撤消这个监室把所有人都分散到其他监室了事。后来这个监室关进来一个爱滋病犯人,才知道看守所真实的目的,为的是找一个单独的隔离室。当然,理由是各种各样的,但有需要的时候,肯定是这种监室首先撤消。因为这属于最失败的一种,就象非洲那些又穷但又打来打去没完没了的那些国家,那些被遗忘的国家。

总之,据作者自己说,他靠他大棒加胡萝卜的办法,把他那个监室搞成了看守所最好的监室,后来还得了五好监室这个奖励。其实五好监室的奖励不过是几个毛巾肥皂之类,哄小孩一样的游戏。据作者自己说,他后来释放后离开这里的第二天,这里就打翻了天。我猜,或许是因为他自己这个强人走后,留下了大量的权力真空,而他自己后来也没刻意去培养接班人接替自己的位置,毕竟这里不是他的家,能维持住就成。所以,那许多人为了能向上爬,最好的工具就是暴力了。在过度时期暴力集中的时候,也可以说这里的人都更自由了,所有人都能无法无天的闹,暂时不受牢头管。在一片无秩序的暴力之后,当然更多还是得依靠作者这样的头脑,才能再次产生一个新的皇帝,继续维持过往的那种秩序,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英国《金融时报》:鲜为人知的中组部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利德2009-12-21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0393?page=1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及中国最高领导人住宅区以西大约一公里,坐落着一幢没有标志的大楼。入口处没有招牌显示楼内办理何种事务。大楼使用者的电话号码没有列入电话簿。从楼里打出的电话不显示来电号码,只有一连串的零。

不过,在今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执政60周年之际,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在悄悄庆祝。这个组织即便在中国国内也鲜为人知,它被称为中组部,即中共中央组织部。经过30年动荡的经济转型,它已成为共产党执政必不可少的组织。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拥抱市场,推动了高速经济发展和一场社会革命。中国公民在很多方面都比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任何时候更为自由,也更为富裕。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出国旅游,购置房产和轿车。然而,在经济和社会的某些层面放松管制的同时,党下了一番功夫,确保自己紧紧抓住它权力的杠杆。

党仍然直接控制着军队和媒体。中组部是其第三大、也是最鲜为人知的权力支柱,掌握着各级政府和行业的人事大权。市场经济所释放的自由,非但没有削弱该部门的地位,反而令人事控制在权力角逐中变得空前重要。高层官员相信,有能力审查政府官员对领导层的忠诚度,对于党在未来持续掌握执政权是至关重要的。

自2007年年末以来,中组部部长一直由李源潮担任。在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中,他的思想相对开放。李源潮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短期进修,在解放思想、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方面,他站在了最前沿。不过,他在组织部的日常职责还绝对是老一套。

中组部复制了前苏联所称的“权贵阶层”(nomenklatura),即一份组成共产党统治阶层的党员“名单”,名单上的人有资格在政府控制的各个领域担任要职。“制度完全从苏联照搬过来,但中共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广州中山大学的袁伟时表示。“中国做得更为彻底。(党)想要领导一切。”

要想对中组部的职能范围有所认识,不妨试想在华盛顿有一个平行部门。这个假想的部门将监督以下人事任命:美国各州的州长和副州长,各大城市的市长,联邦监管机构负责人,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沃尔玛(Walmart)及其它50来家最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的法官,《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的总编辑,各电视广播公司和有线电视台的老板,耶鲁(Yale)、哈佛及其它重点大学的校长,以及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和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等智库的领导。

在中国,所有的对等职位都由党通过中组部任命。除了少数几位象征性的非党人士任命,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士都是党员。不仅如此,审查过程是闭门进行的;宣布任命时,中组部也不对任命的依据作任何解释。当中组部否决候选人晋升时,它同样秘而不宣。

通过该部门施予的、以最有权的党和政府职位为形式的恩惠,使其成为体制内最激烈内部政治角逐的平台。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各派系集团、中央和省,以及附属于不同部门和产业的个人,无不竭力把自己人安排在政府机构中具有影响力的位置上。

“如果腾出了一个局长职位,北京的许多高层官员都会想让他们的自己人填补空缺。这种时候,中组部的任务会很艰巨,”知名的自由派杂志《炎黄春秋》(Annals of the Yellow Emperor)主编吴思表示。“选拔本应以德才为依据,但实际上它变成了考核你与该部门的关系以及你的后台的地位。归根结底,你无法绕开组织部。”

在政府职位人选未经选举或公开竞争产生的情形下,确保任命的幕后角逐,就成了中国政治的精髓。作为此类争议的“清算机构”,中组部不仅成为整个政治体制的机构中枢,也已成为围绕各项改革的战场——这些改革对党的现代化建设十分关键。

不断相互角力的紧张局面,妨碍了党的现代化进程。政治局力图实现最高官员选拔程序的专业化,但同时又作出惠及亲信和亲属的任命安排,从而破坏了专业化进程。在地方上一人独大的官员则更加明目张胆地无视规则,建立了通过买官牟利的市场。

从表面上看,今天的中组部已与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建立的那个组织大相径庭。任命规则已编列成文,形成70多项条款,读起来颇似法律。晋升与工龄、教育水平和每五年必修的党校课程挂钩。

担任省长或市长等职的官员必须接受评级,依据是一长串看似由管理咨询师拟定的数字指标。经济增长率、投资、当地的空气和水质量以及公共秩序,理论上都是绩效评估标准。

中组部已摆出资深跨国猎头公司的全部架势——利用心理测试和测谎仪,并与考虑提拔的官员的同事作秘密面谈。在党内的现代派看来,制定考核标准对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把腐败控制在最低限度至关重要。

但这些规章存在漏洞。比如,被认为是“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不论资历得到提拔。“最终,一切都取决于有没有人注意到你,”该部门的一名顾问表示。“不存在什么科学的制度。反正在这些复杂的评估中,几乎所有人的得分都一样,因为如果你不一样,你的上司就会难堪。”

中国高层领导人长期以来掌握着特定部门和行业的大权。前总理李鹏曾是电力行业的长期统治者,他的两个孩子在该行业一路晋升至实权职位。另一位前总理朱镕基曾负责金融业,这使他能够任命大型金融机构的主管,自己的儿子也担任了中国最大投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CICC)的高薪总裁。

科技部门则由党的前总书记江泽民把持。他撇开了中组部内的专家,而将自己的亲信安排至高层,并扶植其子担任上海科技部门要职。不久前,在能源部门高层的任命上,某些主管法制和国家安全的政治局成员也发挥了相当的影响力。

过去十年来,党试图超越裙带关系,转而注重能力。在这方面最有效的手段绝对是一种老式做法。中组部对有发展前途的官员作压力测试,派他们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政单位之间轮岗,只有在他们经受住考验后,才将他们调回北京,安排进中央权力机构。

以陈德铭为例,在2007年升任商务部长——主管贸易政策、谈判和外资政策——之前,他已经在三个截然不同的职位上任职。

在担任苏州市长、市委书记期间,陈德铭推动把这座地处长江三角洲、邻近上海的城市建设为中国最先进的制造业枢纽之一。他对地方利益的维护,使他赢得了赞誉,即使这曾令北京难堪。

离开苏州后,陈德铭被调往陕西省,他的名声在那里继续得到保持。最后,他被调回北京,主管敏感的能源工作,直至晋升为商务部长,开始主管贸易。

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的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Carlos Gutierrez)2007年曾与陈德铭会面,对于陈德铭上任不久、却对自己的工作有如此之深的理解赞叹不已。古铁雷斯表示,陈德铭的职业生涯令他想起了一些成功的跨国公司让其有前途的管理人员经受的艰苦磨练——先把他们派往不同的区域分公司和表现不佳的部门,让他们深入第一线,然后才调回总部,考察他们在总部的表现。

中组部在逐渐掀开其运作的面纱。不过,改变旧习惯谈何容易。今年,它任命了一名发言人,但迄今尚未公开此人身份。尽管再三请求,但中组部还是没有答应就这篇文章接受采访。

公众能够与北京中组部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其唯一列出的号码12380(该号码有一段录音)或是网站,报告任何“组织”问题。

李源潮的朋友曾开玩笑说,在他们眼里,中组部的保密做法显得荒谬。他们想问一问身为中组部现任部长的李源潮。“我们还是地下党吗?”他的一个老友大声说道。随后他坦言,他可以与李源潮谈论任何事情——但工作除外。

买卖官位

当邻近香港的商业城市深圳市市长许宗衡6月份因涉嫌腐败被罢免时,该案的很多情节人们都很熟悉。许宗衡仍在接受调查,他被指控用批准建筑项目换取贿赂,这是中国贪污控罪的标准罪名。

但对许宗衡的另一项指控,则令中央政府的反腐官员更为担心,那就是,许宗衡的市长职位是买来的。买卖官位在中国地方政府中非常普遍,但买卖市长这样高的职位还很少听说。深圳是中国最富裕城市之一。

在小地方,最受欢迎的待售官位是党委书记和地方组织部部长。这两个职位都拥有极大的自行决定权,能够任命下属官位,以换取钱财。

吉林省组织部的一份内部书面文件,坦率列举了这类交易中的贿赂、腐败、欺诈和不择手段的利己特征。英国《金融时报》得到的这份文件,将升职竞争描述成“四种赛跑比赛”,破坏了组织部规章制度。

在“短跑”中,官员们投机性地抓住领导层重组的机会,游说上级官员提拔自己。在“长跑”中,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巴结奉承领导,并且会进行人情投资,比如招待上司、送礼以及帮助上司解决问题”。

“接力”赛则需要召集“来自亲戚、朋友、同学以及老乡的多层次推荐”,以接近领导。在“障碍赛”中,官员们会越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往往利用已退休的共产党干部代表自己对组织部施压。

1994年到1999年曾担任中组部部长的张全景告诉中国国内媒体:“经历过战争时期的老一辈高层官员与年轻一辈不同,年轻官员往往只为自己考虑,并且主要是为了追逐权力、工资、地位、住房和医疗。这种思想引发了嫉妒心理,助长了买官升职的风气。”

2007年,四川发生的一起案件显示了这个官位市场的价值:一名男子假冒某组织部官员,打着可帮忙谋官的幌子,从当地一名官员那里骗走了6.3万美元。

译者/何黎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瑞迪:中国影响了戈尔巴乔夫面对东欧政局的选择

作者 瑞迪

发表日期 19/12/2009 更新日期 20/12/2009 08:06 TU

1989年中国与东欧国家的民主运动走向了不同的结局,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二十年后,中国藉经济高速增长,在国际舞台迅速崛起;而东欧则在民主尝试的曲折中,谋求经济的发展。中国媒体众口一词地盛赞经济发展成就;东欧舆论则专注反思这二十年道路的成功与失败。如何看待东欧各国这二十年走过的道路?如何理解东欧国家民众对现实表现出的失望与不满?我们采访了法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政治学教授、东欧问题专家鲁布尼克先生。

问:东欧剧变二十年,各方舆论都在总结这二十年间东欧各国走过的道路。庆祝共产党政权垮台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东欧民众对当今现状怀有某种失望。能不能将这种失望归结于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失望?

答:相对于二十年前的一些过高的期望,可能的确有某种失望,但是,这其中没有任何想重回过去的愿望。必须区别看待这种失望的情感。因为任何重大的,彻底的变化都会伴随着这种情感,特别是在社会动员如此广泛,对未来有如此多的期待的情况下。当时,人们盼望着一下子就能在赶上西欧国家的经济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但不是对所有人,也不是以同一种方式。所以,他们并没有任何想重回过去的愿望,但面对民主现实他们感到某种困惑。

另一方面,1993年到2008年这15年间,这些东欧国家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增长是西欧国家的两倍。但是,经济危机来了。这些国家的经济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因此,在面对民主变革的困惑之外,他们发现他们曾经向往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可以陷入危机,这是他们此前没有想到的。

问:您刚才提到这些东欧国家民众对民主体制有些失望。一些调查也显示,这些国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民主体制有信心。怎么解释这些刚刚体验到民主体制的民众会对现实中的民主如此失望?

答:我想,这其中有好几种原因。其一,是在最近十、或十五年间,这些国家的政治精英(无论是哪一派精英)大体继续了同一种政策。也就是说,政府换了,但是,政策没变。他们继续面向必要的改革,面向加入欧盟的目标,努力达到入盟标准等等。民众面对这种局面因此有些厌倦,感觉政治本身已经失去了主体内涵。第二个原因是贪污腐败。这些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切为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体制,转向了经济的全面私有化。这就使那些当权者或者接近权力的人可以通过不透明的手段,独揽利益,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原来的共产党机器摇身一变,转型投入私有化。这也是民众感到失望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其中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人们以怀疑的目光看待权力阶层和政治,对严重的贪污腐败表现出一种鄙夷和愤怒。但另一方面,人们也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些国家的社会从未经历过如此多的个人自由。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国家没有人想倒退到从前。表达的自由,旅行的自由,消费的自由,创业的自由,等等,等等,这些自由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缺少的是影响公共事务、影响政策、影响集体决策的能力。一句话,他们有广泛的个人自由,但影响集体决策的能力有限。

问:在缺少影响集体决策能力背后,是否也有对民主建设缺少认识的问题?民主需要建设,不会因为共产党政权垮台而自动建立起来。

答:对。这当然也是一个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民主就是选举。的确,开始自由选举的时候,选民投票率有时非常高,达到百分之八十、九十。但是,民主并不仅仅是选举,同时也是社会有监督掌权者的可能性。不只是每四年一次在选举的时候来参加投票,同时也是有可能定期地、经常地参与公共讨论、公共决策,有能力影响公共决策。这也正是这些东欧国家民主体制的最大弱点:公民社会力量不足,又缺乏组织。三权分立的机制难以建立。而执行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间各自独立恰恰是民主体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司法独立,这种独立在这些国家还难以建立起来,传统陋习仍然在继续。

我们常常以孟德斯鸠的学说为依据谈三权分立。其实,还有两项权力的独立对民主体制十分重要。一是安全机器,也就是军队和警察;二是媒体。东欧国家如今面对的民主困难往往或者与从旧政权沿袭而来的安全体系继续运作有关,或者与媒体不能成为权力的有效制衡机制有关,这些媒体往往继续是权力的附庸。但是,我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整体的情形,审视各国的不同形势也很重要。

问:从您的介绍来看,是不是可以说,共产党政权虽然在这些国家垮台,但是共产党时代的思维方式还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在各国继续?

答:这是肯定的。历史的痕迹不会很快抹消。共产主义在苏联持续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在东欧存在了四十年。这当然会留下痕迹。但不同国家,程度会有所不同。这种痕迹可以存在于组织中,因为原来的政党机器和安全体系的网络投入资本经济后继续运作;这种痕迹也可以残留在人的思维、习惯、或者政治文化中。过去的那一套习惯,如与政权、与权力的关系,等等都在继续。语言变了,但是内容经常同过去十分相似。

问:二十年前,东欧共产党政权连续垮台的同一年,中国天安门广场由学生发起的大规模争民主运动被镇压于血泊之中。如何理解这些东欧国家领导人面对政权被颠覆的危机而没有校仿中国的选择?

答:中国的发生的一切与东欧国家完全不同恰恰证明当时并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中欧国家的一些政治机器和安全机器可能都想到过使用中国六四方式。决定这些国家另作选择的因素是戈尔巴乔夫,是莫斯科。东欧国家前几次谋求变革的努力都是以苏联的反对而夭折。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 1981年的波兰团结工会的诞生等等,这些尝试都因为莫斯科的干预而失败。但是,1989年的最大不同正在于戈尔巴乔夫。他告诉东欧国家的改革派,莫斯科不会反对。不仅不会口头上反对,更不会军事干预。要知道,当时,苏联在东德有40万军队驻守,在整个东欧地区,苏联驻军人数多达一百万。他们完全可以采取行动。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这些共产党政权在明白苏联不会来帮忙之后,他们就只有谈判这一条路。谈判完成过渡因此成为可能。这是1989年的奇迹所在。但是,这个奇迹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那些游行者和反对派人士没有选择暴力抗争;另一方面,在位政权接受了不使用武力的选择。但政权之所以没有使用武力,主要是因为没有莫斯科的支持,戈尔巴乔夫排除了使用武力的可能性。

天安门学生运动开始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其实正好去北京。我想中国在他的决定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北京的情形让他面对了是否应当使用武力的选择。6月4日,北京学生被镇压的同一天,波兰进行首次自由选举。也就是说,同一天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戈尔巴乔夫是东欧政权不选择武力方式的关键人物。我想,中国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戈尔巴乔夫。做为东欧苏维埃阵营的领头人,中国的经验迫使他思考他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像中国政府一样使用武力呢?还是参照过去武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经验?1956年的匈牙利,1968年的捷克,1981年的波兰,每一次使用武力都只是延迟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这是戈尔巴乔夫的选择。

当然,二十年后,如何看待这项选择产生的后果,观点有所不同。东欧国家当然很高兴,因为可以说他们没有使用武力就获得了解放;但是,今天的俄罗斯民族情绪上升,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十分尖刻。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使俄罗斯失去了大国地位,促使了苏联的解体。他们指责戈尔巴乔夫使俄罗斯处境困难,陷入危机,失去了他在国际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而与此同时,中国没有像东欧国家那样选择民主改革,只专注经济改革,通过经济成就获得大国地位。这是1989年的两种选择。东欧国家选择了政治改革先行,希望政治改革能够带动经济上和其他层面的变化;而中国则选择了继续抓住政权,但引入市场经济。1989年6月4日,无论对东欧国家,还是对于中国,都是一个转折。双方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以不同方式走出了旧体制。要知道,此后的中国也变了,也不再是以前的体制,但中国选择了以经济改革的方式走出旧体制。

问:1989年以后,中国政府搁置了政治改革议题,集中发展经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眩目,中国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大国。而东欧国家则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一些媒体因此也提出中国经济先行的模式好于东欧国家先政治后经济的模式。您怎样看?

答:首先,东欧形势不能统而论之。这二十年的成与败在华沙、在布加勒斯特、在布拉格与在其他地方明显不同。这些国家都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发展,建立了民主政体,他们如今是欧洲联盟和北约组织的成员。一位波兰学者最近在布拉格的一次东欧形势研讨会上总结说,波兰的今天不只是最近三十年,而且是最近三个世纪最好的时期。也就是说,这些中欧国家的成果完全是成功的。

但是,在巴尔干地区情况则不同。南斯拉夫发生了战争,南联盟解体。民族主义走向暴力,边界重新划定,民族问题突出,等等,他们利用民族主义走出共产主义,其结果当然不同。波斯尼亚面对的是一场人类悲剧。此后则是很长时间的恢复期。

如果从俄罗斯看,这二十年的变化有成有败。社会自由了,但是大国地位削弱了。俄罗斯不仅失去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而且也失去了对其边缘地区的加盟共和国的控制。格鲁吉亚危机和乌克兰天然气风波都反映俄罗斯试图恢复对这些国家的控制。

所以说,从华沙、从贝尔格莱德和从莫斯科不同角度看,这二十年的成就评估也不会一样。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余秋雨问鼎“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网友自发评选

2009年12月15日08:19: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日前,重庆市某大学扫盲中心编写的《新编实用扫盲教材》里,对现代人扫盲的范围进行了新的定义。包括不会理财、不了解用电常识、不遵守红绿灯等等均被纳入“文盲”范畴。“文盲”定义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发起了“华语世界文盲”评选,余秋雨在榜单中意外登顶,成为“华语世界第一文盲”。此外,郭敬明进入“文盲榜”的理由很简单,网友对其的评价是“我一直不明白他的文字到底想表达什么”。而于丹那句“豪猪是一种野猪”也成为她入选“文盲榜”的理由。

余秋雨无病呻吟成“文盲”

余秋雨进入“文盲”行列的理由是,空追求文采而没有真情实感。12月3日,余秋雨为南京钟山所作碑文,也成为他名列“文盲”的证据。碑文中写道:“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一时气象万千,如画卷新展,岭苑初洗,经典再现……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对于此文,网友评论说,“这完全连自己都没被打动,这样的状态下有才华又如何?多几个排比句无非是在炒冷饭时打了一个蛋,让人多吃两口罢了。姑且不说这半文不白里用了好几个没必要的‘之’,就说那‘烟霞满纸’,就令人笑破肚皮了,那是夸别人的话,余秋雨却用在自己的文章里。正如‘我写这篇博客,才写了一个开头,就觉得字字珠玑,妙笔生花。’”对于此文,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的评价是:“余秋雨的钟山碑文,刻在石头上,但我希望周围杂草速生,藤蔓疯长,将其遮盖;如果石质疏松,不久崩解,更是喜出望外。”

余秋雨“不是作家是书商”

有网友如是感叹:“文人因有‘民生之心’、忧国忧民而名垂千古。古时杜甫为未能救人民于苦难而‘泪满襟’,今有余秋雨为钱财曝光率而上电视;古时有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今有余秋雨见‘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而叹‘经典’。看来,余秋雨虽然文采飞扬却少了满腔热血。如今,如余秋雨这样所谓的作家已经成为‘书商’,不求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求书能有好销量。”网友“水琉璃”也表示,当文人趋于物质和功利以后,一切都变质腐化了。除了商业价值,再无其他。

有网友说:“失掉一个文人应有的关注民生之心,等于自掘坟墓。所谓的文化人应该重读杜子美、韩退之千遍万遍。诚然,如今很少有真正能感动读者的好作品,也难怪,当文学被铜臭渲染后,像余秋雨之辈,以大师自居,在凤凰卫视散播他的文学范畴和见解,就像李敖所批评的,伪文学派而已。其实识不识字、有没有文采只是必要条件之一,要想成为文化人,心系社会、悲天悯人或许才是最重要的。心盲了,堆砌再多的辞藻也是枉然。”

网友总结的文盲标准

第一:不了解新技术;

第二:电脑时代每天敲打键盘提笔忘字的;

第三:固守《现代汉语词典》不懂网络用语,不知道“童鞋”“杯具”的;

第四:谈话时总喜欢带几个英语单词,动不动就来句“一张vip看两场动物show”、“众多CEO看好CBD”之类的;

第五:从不以抄袭为耻的。文化界典型的是郭敬明,学术界的N多博导等等;

第六:文字媚态十足型的。比如余秋雨大师的“含泪劝告”实属典型;

第七:有文化,但把书念丢了的。例如“让领导先走”之类的;

第八:不懂得穷人经济学,只知道给富人说话的。比如任志强;

第九:政治考试不及格的;

第十: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那些人。比如大会小会上,领导总结发言我只说三句话,结果三十分钟都没搞定;

第十一:对名牌logo走火入魔者。A穿了一件“B2”logo的T恤和B在一个高级会馆共进晚餐,B很羞愧自己不认识“B2”到底是什么高级牌子,怯怯地问A,不想A很不屑地告诉他,这只是他们的工作服。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12/15/content_12647680.htm

调查称仅11.2%的人认为教育公平民意齐指三顽疾

CCTV.com 2009年12月15日09:16 进入复兴论坛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9年是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

择校费、大学高学费和高考加分政策,是公众心目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分别有75.8%、69.7%和58.7%的人选择。

此外,“高考”成为人们心目中教育不公平现象最集中的环节,30.2%的人首选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义务教育阶段(26.8%)、高中教育阶段(20.3%)、高等教育阶段(14.4%)。

“裸考”再成民心所向

76.9%的人建议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

今年高考前后,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

本次调查中,分别有76.3%和75.3%的人,将这两起高考加分丑闻视为“2009年最损害教育公平事件”。58.7%的人表示,事实上高考加分政策严重破坏教育公平。

受访者表示,高考加分和保送制度,只是“看上去很美”,执行中却逐渐成为权贵盛宴,自主招生也时有丑闻爆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大今年11月开始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再次掀起网友热议。虽然北大的此次动作被认为“初衷甚好”,从目前来看,新措施在执行上也颇为透明,但仍有不少网友担心:这只是第一次,而且范围有限,舆论监督得也很紧,任谁也不敢在今年冒天下之大不韪。可将来一旦扩大试点,在当下中国,谁又能保证得到授权的校长们个个都不为权钱所动?

本次民调也显示,39.9%的人担心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会严重损害教育公平。32.7%的人将高校自主招生视为存在严重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环节——这还不算此举加大了多方面的高考成本。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加快制定《考试法》,严厉打击作弊行为,追究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考试招生中弄虚作假、侵犯受教育者权益的法律责任。

简单的“裸考”就有那么难吗?本次调查中,76.9%的人建议,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显然,“裸考”再成民心所向。

“择校”顽疾期待良医猛药

76.1%的人认为应取消任何形式的择校费,62.7%的人建议政府资建充足的打工子弟学校

上任不久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第一把火”就烧在了“择校”上,表示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基本均衡,这让民众看到了破除择校费的希望。但也有人怀疑,被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叫停却仍然热度不减的“择校顽疾”,真这么容易根除吗?

本次调查中,60.8%的人指出,“校际差异巨大,就近入学被架空”严重损害教育公平。“校际差距过大导致高额择校费”成为公众心目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75.8%的人选择此项。

76.1%的人认为应取消任何形式的择校费;71.5%的人建议推行公立中小学教师跨校轮岗,平衡学校间的师资差距。

公众选出的最严重教育不公平现象还有“大学高额学费对家庭困难学生造成压力”(69.7%)和“进城农民工子弟读书难问题”(58.6%)。

2008年底,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校和打工子弟校的学杂费和借读费已被免除。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对中职农村经济困难生等逐步免学费。农民工子弟读书难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但也有网友担心,即使政策能够落实,还是难以保障农民工子弟读书问题。“现在城市学校中的择校费、户口限制等一道道的门槛,减免学费又能多大程度上解决他们‘读书无门’问题?”

本次民调中,62.7%的人建议政府出资建设充足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林绍强:我旁听了国际法庭审判红色高棉

今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我来到距金边约四公里、与柬埔寨国防军军营比邻的联合国审判红色高棉的国际法庭。

法庭外面的广场上,停泊着数十辆轿车,四、五辆大巴士和多辆摩托车。

上百名穿着校服的青少年学生和十来位西方人排队准备进入法庭。

我和他们一样,先在左侧的窗口办理手续:登记身份、托管我的照相机和手机(法庭内禁止拍照和通电话)、领取一张入门证。然后再到右侧大门排队,等待接受安检。

这一天,对恶名昭著的S21屠杀馆刽子手康克尤(Kaing Guek Eav)的审判已进入最后程序。二楼的法庭主会场上,一千多个座位已经坐满,只能从电视看现场直播的楼下约四十位的小厅也已满座。与这小厅为邻的,是记者室。约三十名西方男女记者聚精会神地面对各自的电脑和现场直播情况紧张地工作。

我只好跟着几百名青少年学生、约二十多位西方人和一些高棉人坐在法庭外面搭起的大棚下的椅子上看大屏幕电视现场直播。在这里,人们可免费饮用矿泉水。大棚的尽头,有售卖面包、熟食品、零食和饮料的摊档。

十多名包括法国、加拿大等国的西方记者和法庭的摄影记者、柬埔寨电视台记者在周围向听众进行采访。

法庭上下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彬彬有礼地为听众解答问题。他们说,法庭每天都安排五百名中学生前来旁听,他们来自不同省份。他们都是自费而来。其目的是让下一代人了解柬埔寨有过红高棉统治的历史。

他们说,今年二月开庭时,还见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记者,现在他们基本都不来了。而西方记者们是锲而不舍地一直到这里采访,随时向他们的国家发布消息。

他们还告诉我,国际法庭欢迎任何人,若拥有前红色高棉杀人的证据,例如埋人的坑洞,死者?骸等等前来举报,国际法庭必会安排时间和人员免费护送他们前往采证而不计路途遥远、道路艰难。

工作人员还指着法庭外右上方、有四、五个持枪的军人守卫着的一间平面建筑,对我说,那里囚禁另外四个红高棉大头目:前民柬国家主席乔森潘,前外长英萨利,前柬共副总书记农谢和前社会事务部长、英萨利的妻子英蒂迪。他们都已八十左右的高龄。四人被分开隔离,但每天可观看电视上的法庭现场直播。

现场还摆放许多供人们免费索取的小册子和其他印刷品,介绍有关国际法庭审判红色高棉的筹备工作、法律程序、康克尤的简历、七名法官、九名检控官、两名辩护律师和十五名国内法律师的资历。

在上述法官、检控官和律师中,十七位是柬埔寨人,其他人来自法国(四人)、新西兰、澳大利亚{两人}、美国、阿联酋、印度、贝林、英国、瑞典、德国和法属玛拉加斯卡。在上述三十二人中,八位是女性。

大法官由柬埔寨的尼嫩(Nil Nonn)担任。他早年考取越南胡志明市法律大学学士,并于1993年在马德望省担任大法官。他熟悉国际法和人权法。除了柬语,他还精通英语和越语。

电视上,主要是播送检控官谢莲(Chea leang)女士冗长的发言,偶尔也出现六十七岁、穿着半旧的淡蓝色囚服、沟壑的脸部遍布老人斑,眼睛大而无神的康克尤的画面。

每次开庭、休息和结束,都由尼嫩大法官起立宣布。

谢莲是法庭审判康克尤的主要检控官。她于1995年毕业于德国马丁路特大学法律系,96年开始其法庭审判部的工作,后期又在丹麦进修人权法、在日本参与关于国际犯罪法庭的判决。

上午十点三十分,有九十分钟休息。十二时正,继续开庭。我这时可走上二楼主审法庭现场。

在这里,每个入场者必须再次接受严格安全检查,连和尚也不能例外。

开庭的钟声响起,隔着听众大厅的法庭拉开?大布幕,隔着玻璃,可见法庭正中分两排端正坐着主审法官、检控官和律师共十六人,下面左侧是多位检控官,右侧是两位辩护律师、记录员。康克尤坐在右侧最下面的被告席上,他的两旁各有一位看守他的警察,左侧的最下面,是为数大约十人的证人。

每个观众座位上,备有耳机,可即时收听法庭上的发言,分别有柬、英、法三种语言。在这一千多位观众中,绝大多数是本地的高棉人,接着是西方人。

尼嫩大法官首先起立,宣布复庭。接着谢莲检控官起立,开始继续她上午的发言。

审判红色高棉的国际法庭自今年二月十七日开庭以来,谢莲检控官代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受害的近两百万死者和全国人民,列数红色高棉统治三年多来各个时期的种种滔天大罪,例如用暴力和谎言驱赶城市人民到偏远山林自生自灭,强?全国农民在极端恶劣环境下超体力劳动且不顾病老?弱,让全国人民遭受饥饿、疾病的摧?,以清除阶级敌人为名大批大批屠杀无辜民众,有许多是整个家庭成员男女老少全被杀绝。其所采取的残酷手段包括活埋、投河投井、剌杀、砍头、枪毙等等;在其刚上台期间,把大量被怀疑投奔越南的民众集体杀害,当其下台期间,又把不再跟随其出逃的数以千计的民众就地杀害。导致全国各省市、乡村、山区甚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遍布人民的?骨残骸。所有被害的民众,都是在毫无救援、无法反抗地极端痛苦而死。所有这些,都是柬埔寨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

谢莲说,康克尤作为柬埔寨共产党中央委员,得到柬共高层的信任,对被投进S21监狱的一万七千名民众,他有绝对权力、不受丝毫制约地向被捕者施加任何最?暴的手段,包括挖眼睛、锯腿、身体倒吊淹水、电刑、剥指甲、刀剌孕妇腹部、夹切妇女乳头、枪击婴儿头颅……等等令人发指的酷刑。除因柬共迅速倒台,康克尤等人来不及杀害的几个人之外,所有被捕者无一例外遭受酷刑而死,他们之中有自己的干部、军人、工人、医生、大量的农民及其子弟……

谢莲这最后几天的发言,是她几个月来发言的系统总结。为此,她和她的班子做了大量繁重的工作。她词锋犀利,声音清晰而洪亮。在义正词严地宣读她的起诉书中,她并不使用“红色高棉”这字眼,而直接用“柬埔寨共产党”加以控诉。多少个月来,她每天连续多个钟头发言,保持精神饱满、毫无疲态,深深打动了听众和法官。

在这之前,许多柬埔寨农民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占人也纷纷上庭作证。法庭上还有一位重要证人,他就是S21屠杀馆最后死里逃生的七十多岁的Chum Mey.他的十个足趾甲至今仍残缺不全,两耳重听,有些畸形,因为双耳受过电刑。

但是,审判过程并不顺利,康克尤的两位辩护律师、国际著名的法国人Francois Roux和柬埔寨人Kar Savuth认为,证人们的发言有矛盾、重复、语无伦次等等,有些证词属于道听途说,或不能准确回答他们的提问等等,法官不能以此作准。

对此,尼嫩大法官发言,提醒两位辩护律师说,柬埔寨农民基本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只会用朴素语言陈?直述而没有法律常识,故不能全部推翻他们的证词。两位律师又认为,法律不能为任何舆论所左右,而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证。

为了取得令人信服的证据,各地不同的证人、法官、检控官陪同辩护律师到了许多不同地区去挖掘大量死者残骸,经过科学验证,证明死者死于红色高棉统治的年份,属于严重外伤或折磨等等非正常死亡。

辩护律师又提出,无论如何,康克尤只是个执行命令者,他不能违抗上级的指令。否则,他也必然自身难保。

但是在大量有关康克尤操有对被害者全部屠杀大权、可以对被害者采取任何屠杀手段、自始至终自行策划、自行处理并得到柬共中央绝对信任的证据后,律师们终于无话可说。

康克尤也承认了大部份罪名,并在电视向全国人民道歉。这也是为什么审判一个康克尤花了整整九个多月的原因。

最后,谢莲检控官要求法官判处被告康克尤四十年徒刑。

但是,对康克尤的判刑要等到明年一月。

据说,下一个受审者——柬共原外交部长英萨利要等到2011年才开庭审理。如果以此时间类推,则全部结束对五个仅存的红高棉最高头目的审判要拖到2017年。那么,肯定有人因年老死去而逃过这场世纪大审判。

(2009年12月15日)

2009年12月6日星期日

八角楼上:我是如何从一个愤青堕落为汉奸的

第一步、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读正统教科书,看新闻联播,心灵纯洁的一尘不染,总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最幸福的时代和最幸福的国度里,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眼看着自己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美帝国主义和苏修及其走狗一天天烂下去,同时对生活在那些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感到忧心忡忡。对政府的话深信不疑,从来也没有怀疑过看到的报刊杂志和教科书上印刷的文字。当一些年龄大的人对上述事实有所怀疑或不恭之言时,很愤怒,有机会就教育他们或明里暗里骂他们。听老师的话,认为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居,是西方世界对我们最好的国家和民族。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和祖国的各种大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第二步、看到了社会一些丑恶现象,才明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信这些并不是社会的主流现象,因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无比英明的一代代领导核心,会带领我们奔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喜欢英雄人物,看电影电视爱看共军战胜国军,尤其是三大战役的故事,百看不厌。

第三步、看到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越来越多,为这些现象而苦恼,突然发现消灭的国军再多,死的也是中国人,知道了抗日战争时日本鬼子的残忍,开始痛恨日本人,但对美国的仇恨没有消除,但除了朝鲜战争,还没有抓到美国鬼子侵略中国的真正把柄。开始知道我们的经济和科技原来这样落后,觉得那是林彪、四人帮一伙造成的,从现在开始已经突飞猛进,并会在一个可以预见的将来超英赶美!

第四步、知道的历史事实越来越多,越来越对内战不感兴趣,痛恨日本鬼子到了极点,很痛苦的发现地雷战、地道战和小兵张嘎只消灭了几十个日本鬼子,心中纳闷日本鬼子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再查历史资料,哦,原来是美国人的强大军力消灭了小日本军国主义,巨痛苦,不想相信,无可奈何,开始承认事实。

第五步、再查二战史,原来美帝国主义是消灭纳粹和法西斯的主力,惊讶老美为何如此厉害?原来是飞机大炮坦克多,为什么飞机大炮坦克多,原来是美国人有钱,为什么美国人有钱,原来是经济发达,原来是政治制度……。(不敢想了,巨害怕,自己怎么会这样想?)。

第六步、多观察,多读书,逐渐接触到天赋人权、法治、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人人平等、言论自由和普选、政府和国家是两马子事儿。哦,原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说错,先进的上层建筑确实可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第六步、原来一个只关心老百姓而从不奢谈国家大义的国家居然会那么吸引人、也会如此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美国是……。?不敢再想了,再想下去就是……了。

就这样,从十三岁到三十岁,我从一个爱国青年一步一步堕落为一个汉奸。

要警惕呀!年轻人!!这是我的血泪史呀!!!!

在我堕落的过程中,有两个女人我尤其痛恨,正是她们写的书使我误入歧途。一个是台湾的龙应台,她让我知道了国家和政府不是一回事,你反对一个政府的某项政策,有时也是你爱这个国家的一种象征;另一个是林达,她告诉我美国的民主也有如此多的麻烦,但是你就是找不到比民主更好的治国大略。

女人是祸水呀!亘古不变的真理!!!

2009年12月6日

http://www.minzhuzhongguo.org/ArtShow.aspx?AID=12467

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假如二战发生在今天,CCTV想必会如此报道

2009-11-30

一、《德波战争爆发,联合国召开会议,我国立主和平收到称赞》

英、法提出制裁德国,我国投了反对票,发言人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国一贯主张用谈判手段和平解决纷争,我国呼吁德、波两国保持克制,避免事态的扩大,德国和波兰的事情,只能依靠德国和波兰人民自己解决,希望两国共同努力,尽快达成和解,控制住事态的发展。

二、《美国珍珠港遭受“127”恐怖袭击,美国随即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

当天新闻:

1、“美国宣战意欲何为?”

在遭受恐怖袭击之后,美国立即在日本和欧洲展开军事行动,这似乎说明“127”恐怖袭击只是美国的一个借口,对日本开展军事行动无助于缓解当地的复杂形势,而对德国开战更是匪夷所思,因为所有证据表明,希特勒并没有参与策划“127”恐怖袭击。

2、“互联网民调”

网民A:炸得好,日本人是英雄!
网民B:武士道精神就是NB,美国这回玩完了,杀死美国人!
网民C:日本法西斯是邪恶的,我们应该支持美国。
网民A、B、D、E……Z:网民C你丫就是一个汉奸,滚出中国,日本人万岁!

3、“电视访谈:张召中”

这次美国对日本宣战,我认为胜负很难预料,日本不是西班牙,它经过了几年来的发展,军事势力已经大大增强,当然,比起美国来还是要逊色一些,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日本是亚洲国家,是本土作战,占了天时、地利和人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日本占领区对天皇的效忠度是100%,可以说,在日本占领区,是全民皆兵,人民不会乐意西方殖民者卷土重来,美国所面对的,将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4、“美军伤亡人数达到12万,美国还能坚持多久?”

诺曼底登陆后,美国的伤亡人数直线上升,欧洲局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血腥混乱,德国军队在保家卫国的鼓舞下作战十分顽强,美军速胜的企图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5、“大兵瑞恩:全家战死为哪般?”

在昨天,随着一张阵亡通知书的到来,瑞恩一家已经为这场遥遥无期的战争付出了3条生命,目前,大量美国青年不断地在万里之外的其他国家流血死亡,罗斯福总统的战争为美国人民增添了无尽的痛苦……

6、“美国参战真相:军火商和褐煤资源”

随着美国参战,军火商大发横财,波音、诺斯罗普等大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事实证明,罗斯福的小舅子的同学的邻居的二妯娌的表哥就是波音公司的总裁,发动这样一场战争,亲戚得利、自己得名,实在划算!同时,德国鲁尔区的褐煤资源也是美国发动战争的深层次考虑,据统计,美国的40%的褐煤来自鲁尔区,同时我们还发现,美国80%的黑啤酒、香肠、100%的奔驰轿车、莱卡照相机产自德国–这场战争的起因昭然若揭……

7、“战争结束再次采访张召中”

张召中:我不相信希特勒自杀了,他是一个战士,是不可能自杀的,我认为他已经转入地下指挥游击战争,要知道,德国的地理特征非常复杂,很适合游击战,我认为战争有扩大的危险……

主持人:对不起,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经过DNA检测,在柏林地下室的尸体确实是希特勒的……您对此有何见解?

张召中:……按理说不应该啊,他不应该自杀啊……(10分钟后)我明白了,他要变成一面旗帜,鼓舞广大德国人民继续和占领者做斗争,对对对,肯定是这个意思,我还是这么认为——战争有扩大的危险!

CCAV直播间:《汉娜的眼泪》

水均易:下面我们接通柏林前线记者吴真桦,吴真桦你好?
吴真桦:水均易你好。
水均易:请给我们讲一讲柏林遭受轰炸后的惨状。
吴真桦:好的,今天下午,美国又轰炸了柏林的西门子区。
水均易:噢,我知道,那是一个平民区,都是西门子公司的工人,对吗?
吴真桦:是的,他们都是普通工人。
水均易:那么,为什么美国飞机还要轰炸呢?这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吗?
吴真桦:是的,这是一种野蛮的行为。
水均易:能给我们一个灾民的镜头吗?
吴真桦:可以,你们看,这个叫汉娜的小姑娘在哭…
水均易:太好了!不…我是说太可怜了!请给一个镜头,特写镜头!!!
吴真桦:好的。
(小姑娘特写)
水均易:小姑娘为什么哭呢?是美国人炸死了你的爹娘吗?
汉娜:不是,我的爹娘2年前就死了!
水均易:太可怜了,一定是美国人炸死的?
汉娜:不是。
水均易:英国人?
汉娜:不是,我爹娘是犹太人。
水均易:噢,那不谈这个了,说一说现在吧,天天被轰炸,一定很害怕吧。
汉娜:对。
水均易:好的,请把镜头切回来!观众朋友们,请你们记住镜头上这张被吓哭的脸,童年生活本应是美好的,但是美国的轰炸却造成了汉娜心灵中抹不去的阴影,我们衷心地祝福德国人民能够早日安居乐业,但是在美国人的欧洲政策下,这一目标似乎正变得日益渺茫。战争啊!你何时才能结束?!

(播放凄惨音乐和汉娜的哭脸,节目结束,下方闪出字幕:此次柏林轰炸中死了多少人:A、350人,B、470人,请发短信到12345,大奖等您拿!)

德国投降

1、《欧洲和平仍遥遥无期 美国陷入战争泥潭》

美国人又一次宣布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和平真的来了吗?曾经创造了伟大文明的欧洲,现在却满目创痍、经济倒退、社会混乱,就在昨天,反美武装打死了一名美军士兵,这场战争似乎才刚刚开始。

(此新闻为模板新闻,美军一有死伤出现,改数播出即可)

2、《美军暴出虐俘丑闻》

昨天,一组照片被发表出来,照片显示,美国POW4号战俘营存在着严重的虐囚事件,如战俘给美军擦皮鞋,被美军扇耳光等,美国这个一贯标榜人权的国家,在世界上遭到了广泛的谴责。

海德里希·希姆勒是一名党卫军战俘,他对记者说,美军对他进行了严刑逼供,这样的事情,在党卫军从来没有发生过。

海尔·瑙曼是一个德国医生,战前在奥斯威辛工作,他指责美军每天都对他拳打脚踢,完全无视国际法的存在,与一群野蛮人无异,“他们闯进了我的家园,剥夺了我的自由,这难道就是人权吗?这里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瑙曼愤怒的说。

3、《师出无名:美军至今也没有找出希特勒策划127恐怖事件的证据》

德国投降已经一周了,美军仍未发现所谓的“希特勒罪证”,希特勒其实并不知道日本发动127恐怖袭击的事情,而且也并没有研制出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9年11月25日星期三

2009年最经典的话 每一句都能把人人笑翻

(北京时间2009年11月25日转载)

来源:天涯社区

1:不可否认,马赛克是这个世纪阻碍人体艺术进步最大的障碍!

2: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3:记得刚毕业不久的一天,女友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们还是分手吧!”我还没来得及伤心呢,女友又发来一条:“对不起,发错了。”这下可以彻底伤心了。

4: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

5: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抓不着流氓,舍不得更新得不着收藏……

6:每天早上起来大吼一声:“操TMD的小日本。”这样既有益身体健康,又培养了爱国主义道德情操!

7: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

8: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

9:单身很痛苦,单身久了更痛苦,前几天我看见一头母猪,都觉得它眉清目秀的……

10: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11: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

12: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

13: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14: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

15: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对付潇洒的人,就要比他更潇洒;对付英俊的人,就要……毁他的容!

16:我知道我不算帅哥,但曾经有人看我满月的照片时,也说过我左边的鼻孔很偶像派。

17: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

18: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

19: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

20: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21:不怕偷儿带工具,就怕偷儿懂科技!

22: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23:狂奔的蜗牛。

24: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25:会计说:“你晚点来领工资吧,我这没零钱。”

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网络安全知识介绍(2)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

作者:维权网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0更新时间:2009-11-16 11 :03:46

破解电邮、博客、网站后台编辑等网络等的密码是黑客常用的手段。这种盗窃行为不是完全不可防范的。本期“热线咨询”编辑征集一些网络专家的建议,现将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介绍如下:

●密码越长就越难被破解。密码最好不低于10位,而且最好不要是纯数字、纯字母,这样简单的密码是很容易被破译的。较安全的密码需要数字、大小写字母、各种字符混合组成,如12ABde#*89。

●如果把你的名字、生日、相关城市及在词典能找到的单词设为密码,那是不安全的。

●即使你的密码设置的非常复杂,也需每一、两个月更换一次。

●最好不要将你的邮箱、msn、skype等即时通讯的密码设为同一个,那样的话,一个被破译则其他的通讯方式的密码也就同时被破译了。

●千万不要让电脑自动记住你的密码。在每次登陆Email(电子邮件)时,电脑总是提示是否需要记住该密码,请在登陆前选择不要记住。千万不要为了偷懒或者方便下次直接进入,而让电脑记住你的通行密码,这是很不安全的。电脑如果被攻击或监控,你的电邮密码将丢失,他人将轻易进入你的电邮邮箱。

如何设置和记住复杂的密码?

●如何设置一个复杂而又容易记忆的密码?以‘吃过饭了吧(chiguofanleba )’这一句作为例子。以下是一些变通方法:

●用不同语言,如:chiguoriceleba

●用大小写字母,如:chiGuoricelebA

●用图形相似的数字代替字母,如:chiGuorice1ebA

●用相似符号代替字母,如:ch!Guori(e1ebA

参考以上的方法去设置的密码很可能是独特的、难以猜测的,你自己容易记住,但其他人又不容易破解。

(维权网编辑整理)

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

哈维尔:难以预知的历史

当年我还是一位异议人士时,我曾经接待过一些来自西方媒体的记者,他们在提问中流露出对我们这些在人口总数中占极少数的异见人士居然公开致力于彻底改变社会感到不可思议,对他们来说,我们永远不可能翻天。而且,恰恰相反,我们的努力似乎只会招来新的迫害。没有任何国家权力机构可以依赖,也无来自某个社会阶层的明确支持,我们的愿望是如此的徒劳。当初记者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其他力量的支持,无论是工人阶层、知识界,或是反叛运动、合法政党,或者其他重要的社会力量,你们能够走多远呢?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总是同样的回答。

当时对我们的行为感到惊讶的人认为他们对历史的运行规则了如指掌,能够预测哪些事业可能成功,哪些则希望渺茫;哪些是理性的、现实的要求,哪些则纯属狂想。在当年的谈话中,我多次强调,在极权体制下,社会看上去铁板一块,忠于政权,实际状况却难以窥测。

事实上,这一由于害怕而形成的单一社会实际上比其外表要脆弱得多。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一个随意形成的小雪球有朝一日居然会引发雪崩。这种想法虽然并不是我们当初行为的唯一动力,但是我们确实是这么认为的。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永远不要自以为对历史演变的规律了如指掌,自以为可以预测未来。

二十年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学生抗议示威活动受到无情的镇压,这一事件就像一个小雪球引发了雪崩,极权体制动摇,旋即土崩瓦解。当然,导致政权倒塌的原因很多:体制自身内部的深层危机,周边国家政局的演变以及有利的国际大气候,等等。

无论如何,我们对极权政权如此轻易崩溃感到惊讶。我们异议人士对此同西方的记者以及政治学专家一样感到不可思议。我们也一样,无法预测事态的发展,对事变的后果不知所措。我们过去所追求的是要成为一个自由人,说真话,为国家的实际状况作证,我们并没有想到接管政权。

由于别无选择,我们只好勉为其难,接手权力。然而,就在那时,那些多年来认为我们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人们,又反过来谴责我们对接受政权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对我们的过去指指点点:认为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没有做,也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

这些事后诸葛亮谴责我们没有预测到事件发生的趋势,而我们当初曾经向这些疑虑重重的观察家们指出我们并不能够洞察历史、预测未来。但他们却依然谴责我们在梦想成为现实的一天却又难于接受现实。

在当初我们这些异议人士中间,有的是教授,画家,作家,暖气专家,但却没有政治人物。同时,在一个极权国家我们又如何能够平地而生找到政治人物呢?我们当初必须要处理的事务之多实在难以想象。

回想起来,或许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承担历史的责任也并非坏事,尤其是当历史车轮加速之时。一般来说,我并不信任有充分准备的人。在和平革命,群情高涨,无私奉献的气氛中,民主政治体制的恢复和经济体制的非国有化看似指日可待。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事实证明,在几个小时之内,甚至在几天内酝酿,准备以及实施所有必要的改革是不可能的事。我曾经多少次因为事情进展艰难、处处碰壁而心烦意乱。对我来说,最为令人惊异的——这应该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历史,但却不能强暴历史。

正如其他前苏联东欧体制国家成员国一样,捷克从一开始就极力推开西方一些机构的大门,尤其是北约和欧盟。加入上述组织的过程十分漫长,期间曾经经历重重困难。我们今天终于稳稳地立足于欧洲,而我们曾经被迫与欧洲分离。然而,我有时怀疑,西方某些老牌民主国家是否后悔接受了欧盟的扩大。如果应该在今天作出决定的话,我不能肯定他们会同当初一样接受我们。

如果果真如此的话,我不会感到意外。这也就是我所要表达的观点,耐心可以得到回报。我们无论是在从事异议活动时还是在建立民主政权国家的漫长过程中都可体会到这一点,拔苗是不可助长的。

事情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尽管这有时十分令人恼火。说欧盟将永远处于分裂的状态之类的观点是有害的,只会加强我们所在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及其狂热信奉者,所有局势不稳地区的情况皆证明了这一趋势。而这一趋势只会给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增添更多的磨难,况且,从目前看来,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正在日益蔓延。

从这个意义上讲,耐心是至关重要的。急躁引发傲慢,而傲慢又反过来滋长急躁。我所指的傲慢是自以为是世界上唯一全知全觉的人,是唯一掌握了历史的人,所以有资格对历史发号施令。如果历史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预测,就不惜干预。必要的时候,甚至动用武力。共产主义制度就是如此。

在这种傲慢与自信的推动之下,共产主义理论家和设计师们走向了古拉格。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确信他们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奥秘,他们知道怎样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解释呢?对这些知道如何立即为人类谋幸福的人们来说,普通人如何思想是不屑一顾的。对话只是浪费时间,煎鸡蛋必须打破鸡蛋。

东西之间铁幕的倒塌以及被指责为万恶之源的两极世界的结束,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一种奴役世界的暴力形式的结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烟消云散。因此,在一段时间里,有人认为历史已经终结,人类从此进入一个历史之外的美好时代。

此类想法也是对历史的奥秘缺乏谦卑或者缺乏想象力的表现。事实上,历史远没有终结。尽管不少严重威胁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随着东西格局的打破,一些表面上似乎不太严重的威胁开始浮上水面。在全球化的今天,什么样的威胁可以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呢?曾经长期被视为文明世界中心的欧洲,却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我们肯定欧洲会永远如此吗?

今天,任何一个独裁者都可以设法获取一枚原子弹,地区性冲突难道不可能演变成全球性冲突?恐怖分子难道不是比过去拥有更多的攻击方式?欧洲这一历史上首个世俗文明,并不认为自己拥有永恒。然而,欧洲难道不会正是因为缺乏远见而引发各种严重威胁吗?那些充满仇恨、狂热偏执、为仇恨所支配的人难道不是仍在不断地产生吗?而我们的全球化社会又为他们提供了空前的破坏空间。难道我们不是每天都在作出对我们星球产生致命的,无可挽回的后果的各种行动吗?

我个人最近几十年来的经验使我坚信,今天最重要的即是要谦卑地看待世界,尊重我们所不理解的,接受世界上有许多奥秘我们永远也不会了解。在承认我们并不是全知全能、尤其是承认我们并不知道事物的结局的前提下承担我们的责任。其实我们是无知的。但是,没有人可以剥夺我们的希望。同时,没有惊讶的生活也是乏味的。

原载2009年10月31日《世界报》

克拉夫˙哈维尔:1936年出生于布拉格,哲学家、剧作家。《七七宪章》撰写者之一,曾被监禁多年。1989年“丝绒革命”后,1993年到2003年期间任捷克总统。

──原载法广

Friday,December 25,2009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茶党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茶党)

2009/9/12茶党运动的华盛顿游行

茶党运动示威
茶党运动是一个于2009年初开始兴起的美国社会运动,主要参与者是主张采取保守经济政策的右翼人士。茶党运动最初是由部分人士对2009年刺激经济复苏计划(正式的说法为2009年复苏与投资法案)的抗议发展而来的。
茶党运动最初源于反税运动的抗议,并且随着针对2009年刺激经济复苏计划所导致的美国国债增加的抗议而不断壮大[1][2]。2009年3月,由于AIG高层雇员的高额奖励被曝光[3][4],茶党运动的参与者急剧增加,并在2009年茶党抗议大会达到了第一个高潮。抗议者使用了包括Twitter、Myspace、Facebook和个人Blog等多种网络手段互相联络策划纳税日的抗议活动[5]。
目录 [隐藏]
1 立场与目标
2 历史
2.1 背景
2.2 抗议活动
3 参与者
4 社会反响
4.1 政界
4.2 工会
4.3 媒体
4.4 民调
4.5 奥巴马
4.6 流行文化
5 争议
6 相关
7 资料来源
[编辑]立场与目标

根据《今日美国》的报道,多数抗议者的诉求是向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施压,反对“以扩大政府开支拉动经济”并成立“以普通纳税人为主的缩减开支的联盟”。除了抗议奥巴马政府的巨额开支外,抗议的组织者也对小布什政府在此问题上的表现表示了不满[6]。示威者批评了2009对美国汽车企业的输血计划[7]。此外,对2009联邦储备透明法案的支持也是此次活动的议题之一。
抗议活动的组织者和dontGo活动(一个非盈利的支持自由市场政策的组织)的创办者之一的Eric Odom说,“这是一项几年前开始针对政府的抗议活动……小布什应该为他的社会主义政策而负责”。他还说美国共和党“非常明显地试图借我们的活动造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侮辱”[8][8]。他们拒绝了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Michael Steele在芝加哥的抗议大会上发言的请求。此后共和党发表声明称“他们只是在开玩笑而已”[9]。
民主党的前政治顾问Dan Gerstein在《福布斯》中评论说,抗议者利用了美国中间派的理想破灭为自己扩大支持,但他们的主张大多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10]。美国传统基金会的Bridgett Wagner作为保守派的智库之一,将此次抗议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抗税运动(包括1978年成功争取使加州遗产税封顶的13号法案)做了一些比较。威斯康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Jeremi Suri则将本次抗议与2003年的反战抗议相提并论,他说“这次活动与2003年的反战抗议十分类似,那时人们普遍对战争没有好感,但因为恐怖分子的存在,人们也无法完全认同反战的立场”[11]。
[编辑]历史

[编辑]背景
作为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波士顿倾茶事件多次被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引申为抗税的象征符号[12][13][14][15]。在1990年甚至更早的纳税日的抗议活动中,波士顿倾茶事件就已经被多次引用了[16][17][18][19][20][21]。
[编辑]抗议活动

茶党国会示威

茶党2009抗税
2009年1月27日,广播脱口秀主持人Rush Limbaugh批评了《2009年复苏与投资法案》,他评论道,“这个‘援猪’法案就是民主党为了夺回并巩固自上世纪90年代失去的权力而设计的” [22]。Porkulus(即译文中的“援猪”)为pork(猪)和stimulus(刺激)的复合词[23][24][25]。这个词迅速在保守派的政治家和时事评论员中流行开来,也表明了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增加政府开支拉动经济”政策的立场。
2月10日,奥巴马出席了佛罗里达州麦尔兹堡市政厅一次会议,与此同时《自由周刊》的活动家和美国保守派游说团体“从东岸到西岸”的负责人之一Mary Rakovich在市政厅外领导了一场针对他的抗议活动[26][27][28][29],抗议者高举着印有猪形图案的牌子,上面写有“$650,000,000数字电视优惠券”等字样[29]。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Rakovich解释说“政府在推广高清数字电视的问题上花费太大”,“奥巴马虽然嘴上不说,但他搞的就是社会主义”[29]。她随后受邀参加了由Neil Cavuto主持的Fox新闻频道的一场面向全国的时事评论节目你的世界[30],但节目并没有引用她提到的最早的15亿美元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项目是在2005年得到批准的[29][31]。
目前普遍认为最早的“茶党”运动是由西雅图blog作家Keli Carender于2009年2月10日发起的[32]。抗议者于2009年2月16日(奥巴马签署《2009年复苏与投资法案》的前一天)在西雅图集会[33]。2009年2月17日,另一场抗议活动在丹佛举行[34],次日在亚利桑那州的梅萨市也有一场超过500人的抗议活动[35]。
2009年2月19日,CNBC商业新闻的网络编辑Rick Santelli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播报时批评了房主支付能力及稳定性计划向无法偿还贷款的人提供津贴是“很明显的错误行为”,同时呼吁芝加哥地区的“茶党”共同抗议[36][37]。根据纽约客专栏作家Ben McGrath的说法,这也是“茶党”的名称的源起。[38]。作为对Santelli的呼应,ChicagoTeaParty.com(由无线电制造商Zack Christenson于2008年8月注册)等网站在12个小时内迅速上线[39]。Santelli的报道播出约10小时后,reTeaParty.com开始协调7月4日的茶党集会,3月4日该网站的日浏览量已经超过了1万1千人次[39]。2009年2月27日,大约40名抗议者在全国各地发起了另一项名为“全国芝加哥茶党”的抗议活动[40]。
[编辑]参与者

根据合众社政治通讯员Liz Sidoti的说法,茶党运动“……是一场完全由人们自发的、经由互联网组织的运动。这是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意识形态在缩减政府开支这一共识下的调和”[41]。他同时指出,“政府规模过大,开支不受控制,个人的自由正在受到威胁。奥巴马总统的政策正让这一切变得更糟糕。但是这也是为什么来自不同阶层的不满美国人能够团结在这一联盟(茶党运动)旗帜下的原因。”[41]
茶党运动也有一些社会实体的参与,根据目标与方针的不同,可以分为:
茶党爱国者,这是一个在Freedomorks(由共和党前众议院多数党领袖Dick Armey领导的保守派非营利性组织)帮助下运作,自称有1000多个支部的全国性组织[42][43][44][45]。
茶党快车,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巴士旅游活动,由“国家需要更好的政治行动委员会”(一个位于萨克拉门托保守派的政治行动委员会)运作[46][44][47]。
茶党国家于2010年2月4日至6日召集了一次“茶党全国大会”,莎拉·佩林是这次集会的演讲主宾,但此次大会高达$549的门票和佩琳价值$100,000的行头为人诟病[48][49][50][51][52] 。佩琳称她会将所有收入捐给保守派运动[53]。
根据CNN的投票调查显示,茶党运动大约80%的参与者是白人(美国人口中白人比例大约为75%左右)[54][55]。
[编辑]社会反响

[编辑]政界
前众议院发言人Newt Gingrich的政治活动小组美国方案(American Solutions)对茶党抗议表示了支持,他们在网站上写道“这是一个向华盛顿失败的政客和他们不负责任的政策表达反对和愤怒的机会”。Gingrich在4月15日的纽约集会上也说过同样的话。[56]
得克萨斯州州长Rick Perry参加了在奥斯汀的一个茶党集会。他谈到了Youtube上面的抗议视频[57]。Perry还回答了一些关于德州独立的问题。他说:“(未来)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联邦,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它。但是如果华盛顿继续忽视人民的呼声,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呢?德州是个非常特殊的份上,我们有很大的独立性。”[58]
茶党也得到了许多其他官员的赞扬。众议员Tom Price说抗议活动说明“这片土地还是人民做主的”。众议员Jeb Hensarling说茶党运动是“有益的”和“正大光明的”[59]。
脱口秀主持人Leslie Marshall将茶党运动与波士顿倾茶事件相比较,她说“如果你读过历史就会知道,人们当年抗税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代表权……但是奥巴马并不是要用苛捐杂税把你们逼到无路可退——他是打算拯救经济,而且他是民选的”[60]。政治评论员Bob Cesca评论说“现在邻居的瓦上霜也和你息息相关了,当社区中出现任何一间因为还贷不及时而被银行没收的房子的时候,你的房子价值也会跟着跳水”。历史学家,小布什时期的美国财政部官员Bruce Bartlett在《福布斯》上撰文称高税收未必如此糟糕,“高税收可以(令政府)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因此它们并不像表面上看来那么难以承受”[61]。
很多体制外的政治候选人也受到了茶党运动支持者的影响。参议员Scott Brown就是因为茶党的支持在选举中意外获胜[62]。很多参与2010年选举的政治家都得到了来自茶党大众的支持,其中包括参加宾夕法尼亚州州长选举的共和党人Sam Rohrer,德州州长选举的Debra Medina和参议员候选人Rand Paul[63][64] [65]。
[编辑]工会
一些工会领袖认为茶党运动是一些企业和集团资助的别有目的的活动,他们提倡人们以非暴力的形式反对茶党的抗议活动[66],但事与愿违,在工会成员和茶党示威者对抗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暴力冲突。
[编辑]媒体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观点,茶党运动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出现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了[67] 。很多人都指出Fox News对茶党运动有明显的偏袒,甚至还有人认为茶党运动最初就是由Fox News煽动的,另外有些人也抱怨在茶党运动的初期除了Fox News其它媒体对此运动毫不关心。茶党运动被许多评论员嘲笑讥讽,其中包括Rachel Maddow[68]、Keith Olbermann、The Young Turks电台主持人[68]Cenk Uygur[68]、David Shuster[68]、脱口秀主持人Leslie Marshall[60]、经济学家Paul Krugman[69]、Andrew Sullivan[70]、公共政策律师团MoveOn.org[6]、政治讽刺作家Jon Stewart[71]以及Thomas Frank]][72]。但另一方面,茶党运动也得到了保守派评论员如Sean Hannity、Michelle Malkin、Glenn Beck[73]以及Glenn Reynolds[74],前众议院多数党领袖Dick Armey[75],摇滚吉他手兼政治活动家Ted Nugent[76]、乡村音乐歌手John Rich[77],前阿肯色州州长共和党员Mike Huckabee和保守派广播电台Neal Boortz[78]等人的支持。
一个名为“美国媒体事务”(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的自命为为革新派的媒体监督组织认为,Fox News没能秉承中立报道的原则,他们对茶党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估计观众参与到茶党运动中去。这个组织列举了很多例子,比如Glenn Beck的剧集中一个外景就是茶党抗议的场面[79]。“媒体事务” 的主席Eric Burns发表了一封致Fox News Sunday负责人Chris Wallace的公开信,要求后者承认Fox News“已经超越了媒体中立报道,以及依法不煽动政治活动的界线”[80]。他同时指出,Fox News“在10天内播送了至少107条支持茶党运动的商业广告”,进而导致了4月15日的抗议活动[81]。
在4月15日的一个抗议活动中,CNN记者Susan Roesgen采访了一些抗议者,并将该活动称为“反政府”、“反CNN”以及“由右翼保守派Fox News煽动的”。在周围的抗议者以脏话反击后,她说“我认为这里的情景已经不适合(有未成年的)家庭收看了,我现在将信号转回直播间”[82][83]。 “媒体研究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的新闻博客、《波士顿先锋报》的专栏作家Michael Graham[84]和KXMB-TV[85]的批评。她同时也得到了新闻博客Daily Kos编辑Jed Lewison的赞赏,Lewison同时反问“CNN什么时候才能反击”[86]?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媒体学教授Frank Sesno也为Roesgen背书,称赞她不和稀泥的报道[87]。CNN的发言人称,“她只是履行她的职责,如实报道她所看到的情况”[88]。
Fox News评论员Bill O’Reilly否认了关于煽动的指责,并说他认为是网络技术推动的事件的发展,而除了Fox News之外其他的媒体没有注意到此事的新闻价值[89]。《洛杉矶时报》的James Raineyalso说MSNBC对茶党运动的打击相比于Fox News的支持来说苍白无力[90]。Howard Kurtz说,“这些媒体(指Fox News)很少或根本不提小布什任期内的巨额赤字,却因奥巴马的预算和税收政策导向茶党。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CCN和MSNBC除了不屑于茶党的运动外,其他事情都搞砸了”[91]。
4月12日,Howard Kurtz在CNN的名为“可靠消息”的节目中说,“Fox News即将深度参与茶党的抗议活动”,“茶党的狂欢……显然很符合Fox News的同僚们口味”[91]。4月15日他又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媒体像Fox News支持茶党运动一样如此不遗余力地在背后为一场抗议活动撑”[92]。政治评论员Rachel Maddow说,“Fox News,共和党的非官方宣传机器,很明显是这些事件的背后推手”[93]。政治评论员Keith Olbermann说,“虽然Fox News声称他们是中立的,但很明显它激发了人们对茶党运动的热情,鼓励观众们走出家门,策动大型集会,用他们的茶包占满大街小巷”[94]。4月14日,《ABC国际新闻》称“Fox News和脱口秀电台激励了示威者”[67]。
CNBC新闻编辑Rick Santelli说,“我认为茶党运动是根源于美国文化和随时关注政府动态的美国理念”,“我不工作就无法纳税,所以我今天不能离开这里。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因此而自豪”[80]。前阿肯色州州长Mike Huckabee说茶党的集会是“自发的真诚的行动……为了表达他们对政府自以为是的愤怒”[95]。
2009年4月19日,资深白宫顾问David Axelrod在CBS新闻节目中被问及关于茶党运动看法的时候说,“我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总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会嬗变为这种不健康的(情绪)”,并且“令我困惑的是总统刚刚削减了95%的美国人的税收,他很清楚地了解人们目前的困境,因此茶党应该关注其他的话题才对”[96]。
2010年1月,《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David Brooks在列举了最近的民调和其他来源的资料后说,2010年-2019年或许将来在美国历史上会被称为茶党的一代[97]。
在2010年1月19日美国参议院麻省的特别选举之后,英国杂志《经济学人》说“美国当前最引人著名的政治力量就是以减税为诉求的茶党”[98]。
《惊奇漫画》在《美国队长》连载里刊登的一张由照片改编漫画引起了一番争论。漫画中示威者高举着写有Tea Bag the Libs before they tea bag you的标志(意译为“在自由主义者干掉你们之后先干掉他们”)[99][100]。这幅漫画招致茶党领袖的批评,《惊奇漫画》编辑Joe Quesada随后为将漫画中的角色与茶党运动联系起来而道歉。Quesada说在下一版漫画和单行本中将修正这一错误[101][102]。
[编辑]民调
2009年12月7日由Rasmussen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在一个虚拟的由民主党、共和党、“茶党”候选人参加的投票中,民主党候选人得到了36%的选票,茶党获得了23%,共和党则为18%。在独立投票人中,茶党同时击败民主、共和两党,茶党候选人得到了33%的投票[103]。在同年12月16日的《华尔街日报》调查中,有41%的参与者“支持”或“某种程度上支持”茶党,超过民主、共和两党[104]。
2010年1月底CNN与“观点研究公司”(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偏向茶党”,同时“26%的美国人没有任何偏好”,另有40%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这个运动”或“对其了解不足”[105]。2010年2月初Fox News对900位登记选民的调查显示,35%的选民偏向于茶党运动,22%的选民不支持茶党,42%的选民不清楚或者根本不了解茶党运动[106]。
CBS News与《纽约时报》于2010年2月5日-10日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2%的茶党支持者知道奥巴马总统曾经减税[107] It also found overwhelming (80%) negativity towards Barack Obama.[108]。
[编辑]奥巴马
2009年4月29日,奥巴马在出席密苏里州Arnold的市政厅会议时曾经公开评论道,“现在,你们知道,如果你们看过那些不是很欣赏我的新闻频道,肯定看到那些挥舞着茶包的人们了,让我提醒他们一下,我很高兴能够机会就如何减少长期的医疗开支以及如何稳定社会保障(与他们)沟通。Claire McCaskill和我正在非常用心地审查联邦开支。但是我们还是不要继续捉迷藏,假装问题的根源是经济复苏法案,这只是我们面对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我们将要勒紧裤裤腰带,但这并不意味着解决的方案就是立即中止那些帮助普罗大众的项目并为有钱人减税。我们使用这个方法已经8年了,但它并不奏效,我也不打算再这么做。”[109]
[编辑]流行文化
英文中Teabagging作为俚语本意是吮吸男性的睾丸或将其置于其他人口部、面部或头上。在茶党的抗议活动中也多用这一表述,但其含义为向白宫邮寄一个茶包[110][111]。 在茶党的抗议活动中,茶包(tea bag)也常在海报中当作动词使用,这一双关语频繁地被被抗议者和时事评论员使用[112][113] [114]。
[编辑]争议

2009年2月,《花花公子》杂志的一篇由Mark Ames和Yasha Levine撰写的文章指控茶党运动史是一场“伪草根运动”(即看似由民众自发,实际有财团或政治团体在背后策划推动的社会运动)。这篇文章在被指责有诽谤的嫌疑后被删除,但实际上此事并未进入法律程序。文章作者修改文章并称茶党运动是一场“为这个国家最疯狂和肮脏的右翼寡头政治家族……精心组织和谋划的运动”,其中包括了Koch家族,Dick Armey和FreedomWorks组织[115][116]。2009年10月3日,David H. Koch说茶党运动完全证明了2004年保守派政治倡导团体“美国昌盛”(Americans for Prosperity)成立时那些领导人物的眼光[117]。
2009年4月8日,自由派博客Think Progress声称2009年的大型茶党抗议活动是保守派伪造的草根运动,根本不是人民自发的抗议。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都是保守派游说团体美国昌盛和FreedomWorks在全国协调和组织的[118]。这一说法被《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自由派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采纳,他写道“茶党并不真正代表民众自发的情绪,这是伪草根运动,背后的势力是众所周知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FreedomWorks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较色,而它恰恰是有Richard Armey运作的”[69]。4月15日,众议院议长兰希·佩洛西的发言人说,“这不是一场真正的草根运动,这是一场富人发起的旨在将公众注意力引向减税从而使他们自己而不是中产阶级得利的运动”[119]。同一天,自由派媒体MSNBC 的专家Rachel Maddow评论道,“具有大企业背景的游说团体组织了这场运动,这场运动的意义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本身是伪草根的。它伪装成一个民间自发的行动”[120]。
2009年12月28日,自由派网络媒体Talking Points Memo披露了很多财务细节。例如,“茶党快车”活动的幕后背后政治行动委员会(OCDB)将其基金的三分之二转向了共和党附属的政治咨询公司,而该公司恰恰是这个行动委员会的创建者。根据FEC的文件,从2009年7月到11月,OCBD的开支大约是133万美元,其中$857,122流向了萨克拉门托的一家名为Russo, Mash, and Associates的政治咨询公司或与其相关的人员。这篇文章还披露了与“茶党快车”竞争的“茶党爱国者”曾经揭发前者是共和党一手策划的缺乏伪草根活动,“茶党爱国者”的一名成员在查看FEC的记录后说,“如果人们知道他们的钱被这样花掉了,他们会怎么想?”[121]《洛杉矶时报》随后确认了Russo, Marsh, and Associates得到的钱大部分都被用作广告,其中约有10万美元用作政治顾问费和薪水[122]。
茶党运动的参与者坚决否认了伪草根性的指控。根据Atlantic Monthly的说法,三个向抗议者提供领导和服务的组织(FreedomWorks、dontGO和美国昌盛)都声称运动是自发的[123]。以政治评论博客Instapundit而知名的法学教授、保守派评论员Glenn Reynolds在《纽约邮报》上撰文称,“这些抗议者不是之前那些半职业的反战或支持工会的示威者,这些人都有正经的工作,很多人从前从未参与过示威。他们代表了一种政治家近年来所忽视的能量,他们是新生的活动家”[124]。保守派的重要智囊,美国昌盛组织的领导者Tim Phillips认为共和党目前“十分混乱,并且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从(茶党运动)中脱身”。
[编辑]相关

咖啡党运动:韩裔美国人 Annabel Park 发起之全美草根运动,主要诉求是“支持联邦政府有所作为”,可视为自由派民众对保守派茶党运动的反扑,惟咖啡党影响力远不及茶党[125]。
[编辑]资料来源

2个分类: 美国 | 美国历史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 努力提升派出所民警的信息收集能力

发布时间:2009-07-22 文章来源:衡阳市公安局 聂运生 投稿部门:衡阳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王思鸽 访问计数:1060 [相关评论(0条)]

公安信息工作十分重要,有人曾形象的将其称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动力与源泉。基层派出所处于公安机关的第一线,基层派出所民警处于公安工作的最前沿,其信息收集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作成败。可以说,基层派出所民警只有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主动搜集信息、拓宽信息渠道、深入研判信息,才能始终把握公安工作的规律特点和发展变化,从容不迫地预防、控制和应对各类问题。

一、公安信息的概念及特点

公安信息从广义上讲是指涉及、反映公安工作和社会治安发展、变化的各种消息、情况、线索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公安机关通过秘密渠道、公开管理等途径获取的敌对分子、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及其他工作对象,以及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活动的重要情况、线索。其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具有收集的广泛性。公安工作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角落,也决定了公安信息具有广泛性。我们不仅要收集、处理敌社情、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管理等公安业务信息,还要收集、处理与公安工作有关的其他行业的信息,包括政治、经济、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金融、民族、宗教、甚至天文地理、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信息。

(二)具有情况的复杂性。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层出不穷,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复杂、尖锐,使得信息不但要全面关注这些情况,更要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不断加强信息的使用价值,提高信息的质量。

(三)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时效和信息价值是紧密联系的,是信息价值的要素之一。许多信息带有强烈的政治性,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维护国家或局部地区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不但非常敏感,而且会随时间推移失去收集机会和利用价值。从这个角度完全可以说,信息收集是否及时,不仅直接关系到情况处理是否得当,而且关系到公安机关能否掌握斗争主动权的问题。

二、派出所民警在信息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概念的认识不深。当前,基层派出所有相当一部分民警对信息的概念认识模糊,对如何收集信息更是一知半解。从根本上来说,这正是长期以来基层公安机关重打击、轻防控的具体体现。不少民警习惯把情况与信息混为一谈,片面地认为信息工作是内勤的事,对信息工作想当然,为了考核而应付了事。不少民警只求信息的数量而不求质量,忽视了对重点对象、重点场所、重点事件的具体反映。

(二)信息收集的意识不强。信息的偶发性、随机性,要求民警要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要有收集信息的敏感性,做到随时随地收集、掌握信息。目前,大多数民警信息意识淡薄,没有建立起主动收集信息的意识,而是片面认为派出所就是进行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没有看到公安信息就是战斗武器,就是战斗力。因此,基层派出所民警在信息收集中,往往缺乏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在:一些民警只有当领导问起或需要收集时才被动的去收集信息;一些民警在收集信息时不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全面掌握信息,不对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没有认识到第一收集人对信息分析的重要性;一些民警在上报信息时情况分析过于简单,使信息的价值、作用大大降低,甚至失去了其本身应当发挥的作用,为领导决策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三)信息收集的内容单调。目前,基层派出所收集上报的信息存在着案件信息多、动态信息和影响政治稳定的信息少;事后多,预警少;浅层次多,深层次少;表面信息多,综合分析少;有的民警见事迟、反应慢,收集的信息要素不全,使情报信息的质量大打折扣。

(四)信息收集的渠道不畅。当前,基层派出所民警收集信息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信息员获取信息。由于过分依赖登记在册的所谓“红色信息员”,没有广泛建立能为我所用的特情、朋友,往往人为缩小了信息收集范围。从部分公安派出所信息员队伍来看,登记造册应付检查的多,真正发挥作用的少;物建的人数多,管理教育工作少;浅层次的所谓“红色信息员”多,深层次的“灰色信息员”少。因此,难以建立起触角广泛、覆盖社会面的群众性信息员网络。

三、加强派出所民警信息收集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民警对信息工作的认识。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公安派出所民警必须树立信息工作就是基础工作的概念,改变与形势发展不适应的陈旧观念,将信息工作作为公安基础工作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基层派出所民警要树立“五个意识”:一是信息宽泛意识。充分运用公安机关特有的各种手段,形成宽泛的信息采集触角,全面地收集、掌握社会治安情况和社情动态。二是信息挖掘意识。在信息的收集上,要注重深层次的挖掘,要善于通过事物的表象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甚至是潜伏性、危机性的问题。三是信息质量意识。不应刻意追求信息指标数字的完成,而应当注重分清主次、轻重,注重对信息的提炼和深加工,注重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可靠性。四是信息时效意识。实践证明,超前、及时的信息会给我们工作赢得宝贵时间,会使我们的工作掌握主动。相反,贻误了重大情况信息的上报,不仅信息本身失去了应有价值,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公安工作造成被动。五是信息预测意识。要善于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提早研究,为领导的决策发挥好参谋作用。

(二)建立多种信息收集渠道。收集信息的渠道对基层公安派出所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信息的数量,更关系到信息的可信度、准确度。要建立广泛、纵深的情报信息渠道,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高度重视秘密力量建设。秘密力量建设始终是公安信息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安工作的“杀手锏”。秘密力量建设搞不上去,信息的质量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当前,我市秘密力量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问题是量少质弱、布局不合理,空白点多。在当前稳定形势复杂的前提下,派出所民警的思想必须解放,凡是可能影响政治、治安稳定的工作对象、范围,都可以使用秘密力量和手段。要本着积极、隐蔽、精干的原则,重视秘密力量的管理使用,落实联系、考核、奖惩等各项管理措施,及时清理整顿,充分发挥秘密力量在情报信息、阵地控制中的作用,为现实斗争服务。

2、建设一个高效灵敏的信息员网络。信息员是民警收集各类信息的重要来源。信息员作为民警收集信息的触角,一是质量要高,不能滥竽充数,成为“名册信息员”。二是覆盖面要广。社区民警人均物建信息员应在10人以上,并保证分布合理,不留大的空白点,每名信息员每月搜集情报信息不少于1条。三是要注重在重要群体、部位物建信息员。可以说,信息不仅要依靠人的感知去获得,更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获得,只有科学运用信息收集的方法,发挥信息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建立信息员队伍的目的,就是要变以前的被动感知为主动、有目的收集信息,为公安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

3、拓宽多元化的信息收集手段。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基层派出所民警在收集信息中,要努力克服收集手段、信息表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上,要将媒体、网络、人力等获取渠道结合起来,将文字、影像、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录像机、监控系统等科技产品,并把这些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具有更高价值的情报信息。

(三)建立信息收集的市场化运作体制。当前,基层派出所警力少、经费缺、任务繁重,成为信息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的收集同样要符合市场运行规律,“花钱买情报”势在必行。但是,怎样把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奖励体制。对于基层派出所来说,建立派出所信息有偿提供机制不失为一个良策。在具体操作上,派出所可以建立信息评估制度,由所领导对提供的信息进行价值评估,并根据信息价值的大小确定奖励的额度,从而充分体现信息的经济价值。

(四)提高民警对信息的初步处理能力。基于公安机关的特殊性,派出所民警作为一线实战的个体,必须对其收集掌握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派出所民警因其时间、空间、人员以及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制约,他对信息的处理有其局限性,处理往往只是初步的。在民警收集信息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处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工作,没有经过验证的信息就会干扰工作,影响领导决策,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后果,甚至造成工作的被动。因此,民警在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的同时,要将各种信息汇集,将相关的信息融会贯通,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如在维稳工作中,民警一旦收集到策划、组织集访的情况,就必须弄清楚集访的时间、地点、人数、组织者、上访原因等等,进而积极获取更深层次的动态,决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地报一条上访信息,使信息的价值降低。

总之,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收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公安工作运行的重要性。基层派出所必须加强和改善信息的收集工作,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才能更加有效地遏止和打击犯罪,才能切实维护社会政治持续稳定。

http://www.hnga.gov.cn/hnga/ztlm/syjszqh/jyjl/news-4041.html

2009年6月26日星期五

*2009**匿名网民宣言*

2009年6月26日

你好,中国政府网络审查部门。我们是匿名网民。长久以来,我们目视了你对互联网的所作所为。你对互联网言论自由的无端封锁,你对互联网先进技术的敌视,你勾结宣-传喉舌对事实真相的扭曲,你运用网络评论员对网络舆论的的毒化,这些都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随着最近你绿坝强制安装的通知和对谷歌的恶毒诽谤的出炉,你全-面控制全面审查互联网的险恶用心已经明白无误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匿名网民于此决定,我们将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对你所控制的网络审查体系发-起全面袭击。

为了保卫互联网的自由,为了推动人类网络化的前进,同时也为了我们自己的网络权利,我们将对你的网络审查体系进行系统性破坏并展现你所谓网络审查体系在真正网络-力量之前的渺小。我们将你视为网络头号公敌。我们对你发起的将是持久战。无论你如何利用宣传喉舌愚弄舆论,你终将湮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你古板的宣传手-段,你文革般陈旧口号式的叫嚣,你对互联网的无知,你“为了下一代”之类的虚伪说辞,这些都为你的彻底失败敲响了丧钟。你无处可逃,因为我们无处不在。国家暴力-机器不能拯救你,因为我们每一个成员的倒下,都意味着另外十名新成员的加入。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你会运用你惯常的阶级斗争伎俩,在你的蛊惑宣传中赋予我们“不明真-相群众”的标签在我们与普通民众之间划出界线,然后赋予我们“少数不法分子”的标签在我们内部划出界线,最终各个击破。对我们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这-是我们所鼓励的。原因很简单,你越这样看待你的人民,你皇帝新装的美丽就越不言自喻。

随着人类网络文明的发展,处于优势地位的统治阶级敌视网络化的陈旧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历史发展进步的阻碍。旧意识形态势力对新兴网络势力的诬蔑和压迫,对网络世界-的敌视和封锁,这些都表明了他们对于历史潮流的恐惧,都将成为他们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的最后挣扎。那些妄图在历史车轮面前螳臂挡车的,都将最终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即使你的血液正在得到数字移民的缓慢补充,你在可见的未来将仍然无法理解网络。我们会欣赏你对于异己几十年不变的阴谋论观点和文革口号文风,因为我们也会有-怀旧的心情;我们也将笑谈你试图在互联网上划出国界的举动,因为愚蠢行为从来都是史书中的笑点。不过我们可以真诚地告诉你:

没有人想要更迭你的政权,我们对你陈旧的政权概念和意识形态烂腌菜毫不感兴趣。你无法理解在人类网络化的历史潮流之前宏大叙事为何而消解,你也无法理解国家和民-族概念为何将分崩离析,你无法改变你对互联网的无知。你的政权无法成为我们真正的敌人。我们不是任何国家和组织的朋友,我们也不是任何国家和组织的敌人。只有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敌人,你正在为你自己掘下腐烂和异化的坟墓。我们对即将进入历史垃圾堆的事物没有兴趣。网络化是你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事实上,我们并不反对你通过切断太平洋海底光缆而获得对信息的绝对控制;你对历史前进越阻碍、你造成的矛盾越深化、社会运动就越剧烈,倒退只能加速你被异化、-被取代的历史进程。明日的太阳不会照耀那些恐惧明天的人。

我们是匿名网民。我们是全球网民的总和。我们行为一体。我们是主宰网络。我们不可计数。我们每个成员的倒下都意味着十名新成员的加入。我们无处不在。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不可阻挡。我们没有弱点。我们利用一切弱点。我们是隐藏在每一张面具之下的人性。我们是人性的镜子。我们生而平等。我们天然自由。我们是军团。我们不饶-恕。我们不忘记。

自由引导网络。

我们即将到来。

2009年6月9日星期二

李文倩:幸存者的生命反思——读《格拉古轶事》



如果未来的学者要编写一本简明历史词典,并要求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个世纪的话,那么对于过去不久的二十世纪而言,“革命”一词是最合适的词汇。即使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宏阔视野出发,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哪个世纪如二十世纪样如此大规模地卷入“革命”的洪流之中,并为这个神圣而令人迷醉的闪光语词而陷入“血与火”的狂想乌托邦之中,搅动起经久不息的血雨腥风。革命是迷人的,是诗学的,因为它代表着理想、纯真、神圣等一系列的美好词汇;何况在革命的背后,尚有一个壮丽而崇高的许诺,人造天堂指日可待。但革命又是脆弱的,大半个世纪之后,随着世界革命的退潮及极权统治的相继垮台,“革命”彻底沦为一个丑恶的象征,成了一种“原罪”。以上描述,自然只是一个大致的勾画,并不涉及具体的世界“革命”论争;而具体到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尽管早就有“告别革命”的高亢呼声,但仍有进一步辨析的必要:而对于历史事实本身的正视,是进行这种辨析的可靠起点——老右派张先痴的《格拉古轶事》,以纪实手法书写他所亲历的历史,为我们进入历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切入口。

中国的“革命”实践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这样两条:一、“血统论”;二、“敌知识”。所谓“血统论”,它本身包含着这样的逻辑:即血亲伦理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具有参与公共政治的基本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血统论”部分地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是奴隶社会的某种残留物。而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血统论”不仅未得到足够的消解,反而以一种更为变本加厉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是当然的革命逻辑。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来的文化“贵族”在此时变成了红星闪闪的“革命子弟”。《格拉古轶事》的作者张先痴,其父为国民党高官,因此尽管他本人曾将革命看得极为“圣洁”,“不相信共和国的天空会有乌云”,但他的这一出身,还是为其以后的历次遭难埋下了最深的祸根。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当我们听到某右派说:“我要是一个字不识就好了!”[1]的时候,自然不会感到太多的惊讶。中国“革命”传统中的“敌知识”的倾向,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即“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本人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在一个总体上比较民主、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执政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尽管有相当的影响力,但绝对不可能左右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而在极权主义国家,独裁者因为拥有绝对的权力,因此其个人取向就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毛泽东本人的这种“敌知识”的倾向而言,一位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村小老师许长久说:“自古农村就缺文化,尊敬秀才也算一种割不断的传统吧。毛主席清楚这个,所以动不动就下乡搞农会,与群众打成一片。毛主席身上肯定流着乡村秀才的血,在农民中过得自在,在臭老九中就不自在,因为他们吃着五谷杂粮却瞧不起农民。”[2]这个说法,从总体上讲,应该是恰当的。我们看毛泽东本人的所作所为,就知道此说大致不差:他一方面对知识分子恨之入骨,制造“阳谋”为其罗织罪名、进行毫无人道的精神和肉体摧残(张先痴本人的经历很具典型性);另一方面,他又劝工人农民要“学一点哲学”,要读《红楼梦》,而且一遍还不够。



写作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具体的书写行为,更重要的是,写作者通过写作这一行为,在“倾泻”写作者情感积蓄的同时,建构一个可能的世界;在通过写作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意义、价值等得以保存。具体到一个形而下的现实世界中,写作具有同样的功能;而在一个充满了苦难的社会中,作家的写作行为则不仅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更是一个公民的公共行动,它使历史之恶得以显明,并在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拒绝中重建价值基座。正如刘小枫所说:“苦难记忆既是一种主体精神的价值质素,亦是一种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意识,苦难记忆拒绝认可历史中的成功者和现存者的胜利必然是有意义的,拒绝认可自然的历史法则。苦难记忆相信历史的终极时间的意义,因此它敢于透视历史的深渊,敢于记住毁灭和灾难,不认可所谓社会进步能解释无辜死者所蒙受的不幸和不义。苦难记忆指明历史永远是负疚的、有罪的。”[3]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先痴的《格拉古轶事》一书,则不仅仅是为历史留存资料的问题,它更直接地切入了我们这个充满谎言、随意涂抹历史的时代,为死者呐喊,见证历史之恶与荒谬;同时,也使现实之罪得以凸显,在价值虚无的时代重申人本身的价值。

《格拉古轶事》的写作,是幸存者的写作。有关幸存者,徐贲在《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一文中说:“‘幸存者’是遭遇过死亡和苦难的人。死亡并没有使幸存者成为‘殉道者’或者‘烈士’,苦难也没有使幸存者成为‘英雄’或者‘反叛者’。幸存者是那些经历了死亡和苦难,而既没有成为殉道者、烈士,又没有成为英雄或反叛者的人们。当他们是‘受难者’的时候,幸存者被死亡和苦难扭曲了人性。他们因此丧失了信仰,经历了道德堕落,从人沦落为非人。幸存者曾经是人性废墟中的活尸体,他们的沉沦构成了对邪恶和苦难最直接、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见证。幸存者是那些努力从死亡世界重返活人世界的人们,是那些向活人讲述死亡世界故事的人们。正因为如此,他们可以对世人说,‘我不沉默,所以我还活着’。”[4]也就是说,幸存者的写作,不可能是一个道德完满者的写作,而只能是一种“低调”的书写。幸存者不可能站在历史之外,对他人进行“无情”的道德审判,而将自己描绘为一只洁白的“鸽子”。对此,作者在书中有这样的申述:“事实上在那种人为的灾难面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我也检举过别人,甚至检举过好朋友,当然也就伤害了被检举者。聊可自慰的一点点也仅仅是,我从来没有捏造事实嫁祸于人,应该说这只是做人的起码要求,而在那污水四溅的年代,它竟然像似一个优点,有理由对这个现象进行深思。”[5]毫无疑问,在非正常的政治环境中,这种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而且正如作者所言,需要对其进行“深思”;但在此我要指明的是,那种拒绝为自身的历史罪责承担责任的写作,是历史之恶的另一种延续,根本不配得到任何的同情与泪水。而与上述那种浅薄的写作不同的是,张先痴的写作,具有极强的自我反思意识:

……那些被杀者的尸骨和鲜血,把我们这些苟活者羞愧得无地自容。[6]

坦率地说,我这辈子当的时间最长而又得到上面认可的‘官’就是劳改队的班长。在任期间,本人也曾可耻地以权谋私,我顺便在这里向当年在我极权统治下的众犯表示歉意。[7]

作者通过写作这一公共行为,坦陈自身的“羞愧”与耻辱,不仅表达了自身的道德歉疚,更为挽回人本身的尊严,唤醒社会共同体成员的良知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而这,也是为一个健康社会的到来奠定价值基础的必要开端——自然,这一“召唤”需要得到更多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应答”。



在荒谬的时代里,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瞬间彻底暴露,甚至到了让人惊心动魄的地步。在《我被“枪毙”的前前后后》一文中,作者写到了“三张冷酷无情的脸”:“……我从那三张冷酷无情的脸上,看到了人性的丑恶,而这种丑恶已经变成了使无数人日益堕落的瘟疫,它正威胁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8]在全书中间,作者对人性之恶的批判还有多处。

但在严寒的日子里,还是有不少人坚守做人的底线,并尽己所能为受难者提供帮助;而正是这些人,以及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美好价值,给了受难者们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支撑受难者活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好人的存在,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善良光芒,其魅力无穷无尽,他们的光辉将与日月同在。”[9]作者“出逃”至天津时被“抓获”,在看守所遇见了善良的张局长,这让作者追思不已:“40年过去了,我也垂垂老矣,想起张局长,仍然心潮澎湃。这决不仅仅因为他牺牲了一顿早餐,或是那件回到四川在看守所伴我度过漫漫冬日寒夜、几乎救了我性命的棉衣,而是在他身上,我感受到的一位中国老人的正直和慈祥,它象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冷得发抖的心房。”[10]还有刘干事:“二十多年又过去了,早已退休的刘干事也已过了古稀之年,他决不会想到我一直尊敬他的善良正直、怀念他的音容笑貌,因为在那些最黑暗的日子里,他却象一盏人性的明灯,在我眼前发着诱人的光亮,引诱我希望,引诱我等待。”[11]

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作恶者难逃罪责,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而那些充满了人性光辉的“好人”,的确值得赞美。因为当一个社会陷入总体性的黑暗与恐怖时,正是那些坚守人之为人价值立场的人们,对极权专制构成了最尖锐的挑战。黑暗时代一旦结束,当整个社会需要重建之时,“好人”们所坚守的价值自然会成为最牢固的精神地基。面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喜剧,人们总会说:人性是复杂的,绝对的善与恶构成其基本内核的两极。或者用文学化的语言说: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并且认为,惩恶扬善是维护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手段。这自然是不错的,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当我们面对一个个不透明的个体时,我们如何对这种恶或善进行鉴定?而且还可以继续追问的是,当我们把人类最美好的价值希望寄托在人性本身蕴含着善这一可能性时,是不是过于脆弱,过于不可靠了?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想起小时候在安徒生的童话里,读到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凄惨命运,我相信许多读过这个童话的人都和我一样,曾经为那个在雪风中颤抖的女孩流淌过同情的泪水,但人类之间的相互摧残却依然如故。”[12]同时,我要继续指明的是,既然有些人是“好人”,而另一些人是“恶人”,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应该把整个社会交由“好人”去管理,而我们自己则坐享其成?甚至可能还有更极端的想法,即那些所谓的“恶人”,我们是不是应该除之而后快?我不能在此提供任何有效的论证,但我要追问的是:纳粹的极权统治与种族屠杀,是否与上述思路有着内在的关联?

问题的解决或许还有另外的思路。但如果我们跳出人文主义的规定,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时,则有可能获得另一番启示,正如王晓华在《在有限和无限之间——有关信仰问题的读书札记》所说的:“上帝之博爱绝不仅仅在于爱所有人,更在于爱宇宙中的任何事物。信仰绝对无限者不是为了获得偏爱,而是将万物本已进行的归属上升为意识。在信仰无限者的途中,任何种类的精选神话都将消亡,在大地上涌现的将是与万物同样高贵的个体。这就是信仰的终极意义和最高境界所在。”[13]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这个世界,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人)!

结语

作为人本身的恶习之一,我们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欲望:总想表达一己的价值判断;对此,我也不能例外。

作者张先痴在书中多次宣称,“我有咬文嚼字的恶习,即便大难临头,仍然咬嚼不误。”[14]出于对词语的绝对敏感,作者在书中对一系列“进化了的汉语词汇”进行了语用学分析,比如有:“迫不及待份子”、“组织”、“组织上”、“明确关系”、“历史复杂”、“过礼拜六”、“阳谋”、“封闭学习”、“非正面新闻”、“看不顺眼份子”、“顶风作案”、“难友”、“组织起来”、“非法写作”、“非法传宗接代”、“光荣虫”(虱子)等。因为作者在书中有细致的分析,此处不再赘述。也正是通过对这一系列历史语汇的细致分析,展示出张先痴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思想洞察力,使《格拉古轶事》一书成为一份思想性文本,而不仅仅是为历史留存一份纪实材料。

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有着太沉重的创伤记忆,因此如李亚东所说:“噩梦像蛇一样,静卧在心的冻土里。一旦你要回暖,它就蠢蠢欲动。”(《与高尔泰先生谈信仰》)这种噩梦般的经历,在深刻伤害了作者本人的同时,也内在地伤害了此书的写作:外在的社会批判多,内在的描写相对少(《恩恩爱爱与凄凄惨惨》一文是作者情感投入最多的,因此也是书中最好的一篇文章);文章总体剪裁较少,叙述也不够从容、细致。当然,这种从文学出发的批评,对于这样一份思想性、历史性的文本,似乎过于苛刻了。

2009-6-8~9

注释:
[1][5][6][7][8][9][10][11][12][14]张先痴:《格拉古轶事》,溪流出版社(美国),2007.第150页、21页、314页、137页、170页、28页、84页、156页、100页、31页。
[2]老威:《中国底层访谈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第292页。
[3]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39—40页。
[4]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227—228页。
[13]载《书屋》2006年第1期,第27页。

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美国之音为什么不能对内广播?

记者: 王南 | 华盛顿 2009年 5月 24日

这是美国之音的听众信箱节目。

有听众问:为什么我来美国以后听不到美国之音了?还有听众问:听说美国之音不能对美国国内广播,这是为什么?

*《史密斯-蒙特法案》*

这就要追溯历史了。1948年,美国通过了《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这个法案根据发起议员的名字,俗称《史密斯-蒙特法案》(Smith Mundt Act)。直到今天,美国之音的广播和美国政府的公共外交仍然受这部法律的指导。

酝酿这项法案的时候,正是冷战开始时期。美国政治领袖们认为,除了政府之间的交往,民间互动和信息交流也是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同时,针对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国家的宣传机器,美国也需要采取行动,向世界讲述和澄清真相。但是,有人警告说,美国不能像共产党国家一样,用国家资源操办宣传机器,和民间新闻机构竞争,并左右公众舆论。在这种背景下,《史密斯-蒙特法案》明文规定,美国政府传播给国际受众的信息,不得在美国国内传播。

这部法案经过两次修订,至今有效。根据法律规定,美国之音为国外受众制作的信息,不能在美国境内传播,如有要求,对外信息在播出之后的合理时间内可以用英语形式提供给国内的新闻业者、研究人员和国会议员,仅供“查看”之用。

*美国人可在国内上网看美国之音节目*

不过,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美国之音的节目已经上了互联网,美国人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美国之音为国际受众制作的节目。美国没有某些国家所有的那种严厉的网络封锁,美国人在美国境内上网看美国之音的国际节目,并不违法。另外,听说一些美国当地电台也在重播他们录下来的美国之音的节目,但是这不是美国之音的行为,而是那些民间电台自己的行为。美国之音的节目内容属于公众领域,没有版权。

*妨碍公众知情权?*

讲到美国之音和《史密斯-蒙特法案》,还有一个案例也可以跟大家说一说。1996年,拉夫.纳德(Ralph Nader)成立的非盈利公民组织要求当时的美国之音上级机构美国新闻署提供某些“海外节目资料”,但是美国新闻署以法案不许对内传播资料为理由,拒绝提供。该组织诉诸法庭,原告声称,这些节目是有关国际政治、商业和文化极有价值的信息来源,美国新闻署随时向海外提供,却以原告在美国为理由拒绝披露。原告称,根据《美国信息自由法案》,他们有权得到这些政府资料。

上诉法院裁决,《史密斯-蒙特法案》有效,美国新闻署有权拒绝提供资料。因为这个案例,也有批评人士说,这项法案妨碍了公众的知情权。

*讨论《史密斯-蒙特法案》的修改与存废*

从1948年到如今,《史密斯-蒙特法案》历尽了60余年沧桑。在新环境下,这部法案将何去何从?

2009年1月,200多人,包括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国会议员以及美国之音的代表出席了一次有关《史密斯-蒙特法案》的研讨会。前美国之音台长戴维.杰克逊在研讨会上说,在美国之音华盛顿总部工作的人都是“新闻业者”。他说,在告诉记者要写什么的问题上,美国官员告诉美国之音的记者的话并不比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的话要多。杰克逊认为,取消《史密斯-蒙特法案》对美国之音的限制,可以打消那些有关美国之音的节目在美国国内见不得人的批评。不过,在那次研讨会上,究竟是废除法案,还是放松法案,还把法案修正得更加严格?各方并没有达成共识。

有关这次研讨会的详情,可以参阅会议组织者马特·阿姆斯特朗的网站Mountainrunner。

欢迎您写信给我们,来信请寄北京邮政信箱9171号,邮政编码100600。

关键词:听众信箱,对内广播,美国之音,《史密斯-蒙特法案》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a-21-w2009-05-24-voa43-61362467.html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周义澄:二十年海外中国政治流亡运动概览

本文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来自中国大陆的流亡者为主体的,对中国共产党现政权持反对、批评态度,意图用文明世界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取代一党专制的运动为“海外中国政治流亡运动”,并尝试对这个运动从1989年至今的发展做一个概要的叙述。

第一,从兴盛、低落到新兴力量加入:海外中国政治流亡运动的几个发展阶段

1,前1989海外中国政治流亡运动——“中国之春”和中国民主团结联盟

1989年之前海外中国政治流亡运动就已经存在。1949年共产党在中国建政之后,在历次全国性政治迫害运动中,从上世纪40至50年代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反对右派分子运动到60至70年代的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一些不愿忍受极权制度迫害的个体,设法通过各种方式逃往国外;即便是通过合法途径来到国外探亲、求学、访问者,也在自由世界熏陶下对极权政治体制采取了批判态度。由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和80年代的对外开放,西进东渡南航的出国人员迅速增加,其中包括一些在国内参加过各个时期政治反抗运动的个人。1989年六四之前在海外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的反对中国共产党现政权的异议运动,这就是王炳章在美国创建的“中国之春”运动和随后成立的中国民主团结联盟(中国民联)。

王炳章属于文化大革命之后首批公费留学生,1982年在加拿大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弃医从政”,来到美国同其他留学生一起发起“中国之春”民主运动,创办《中国之春》杂志。1983年12月在中国之春第一届世界代表大会上,中国民主团结联盟成立。这是当代海外第一个中国政治反对派组织,标志着海外流亡运动进入了新的组织化行动的阶段。在此以前,海外存在的大多是一些受压迫者个体的控诉反抗行为。中国之春运动和中国民联首次提出了“彻底变革中国社会制度,实现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的目标和“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法治,保障私有产权,提倡多元经济”的主张。(1)

以中国民联为代表的前1989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与大陆民间反对运动有天然联系。1970年代的民主墻运动和魏京生等人的行为遭遇,是王炳章弃医从政的重要动力;将海外运动定名为“中国之春”,也是为了承续“北京之春”民主墻。(2)继王炳章后1988年当选为民联主席的胡平,民主墻时期在民间刊物《沃土》上发表过“论言论自由”,其后参与北京大学竞选活动当选为区人民代表,1987年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民联。与国内民主运动的紧密联系使得中国民联将“释放一切被捕的持不同政见者”规定为“近期奋斗目标”(3)。1987年5月民联出版了《方励之言论集》,将当时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原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方励之教授的自由化言论向海外学生学者作了详细介绍。(4)

1980年代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上升期,海外几乎所有学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均受各地中国领事馆指导,留学生大多对民联这样的政治反对组织具有某种戒备心理。1985年5月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在纽约成立,曾经在1980年参与北京大学人民代表竞选的于大海担任首届会长。1986年底国内发生学潮,于大海与一批学生起草了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公开信,征集到千余人签名,海外留学生首度集体表达了“不同政见”。(5)公开信在报刊上发表的时候,某些学生特意加上“此事与中国民联、中国之春没有关系”的说明。胡平在哈佛期间被选为中国大陆留美学生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学会(中国留美政治学会)会长,之后加入民联并当选为民联主席,曾经引起政治学会某些成员的担忧。随后被选为政治学会继任会长的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研究生徐邦泰,也是当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竞选人民代表,担任民办刊物《大学生》编委的异议份子,之后还担任了民联联委会主任和民联阵主席。上述事实表明了这一时期留学生中的矛盾状态:一方面是对民主自由的强烈追求,另一方面是对参与有组织反对运动的种种疑虑。

中国民联在志同道合的留学生中秘密发展,之后部分成员陆续公开。1988年5月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出现了自由选举产生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其正副会长是与民联关系密切的人士以及民联的公开成员,中共领事馆宣布不接受这个选举结果。民联在美国大学中的组织公开化。(6)中国民联还向世界各国发展,至1989年6月四大召开,民联在加拿大、欧洲各国、日本、东南亚、香港、澳门及非洲毛里求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部或联络站,在中国大陆许多省份也设有秘密联络点。(1)

中国民联积极介入国内民间民主运动。民联成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生杨巍回国参与1986年、1989年学生运动,两次被中国当局逮捕判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提到了“反动组织”中国民主团结联盟和“反动刊物”《中国之春》。(1)《中国之春》特别记者陈军在北京参与1989年2月33人签名信事件,成立“八九特赦”办公室,提交“关于一九八九特赦问题的报告”,被驱赶出境。(6)

在1989年中国民主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民联利用海外自由条件与大陆民主力量配合,把大陆运动情况及时传向世界,将海外声援信息迅速返回大陆。与四五天安门事件以及民主墻运动相比较,八九民运相当大程度上突破了中共的新闻封锁,其每一个进程及时成为国际关注的中心,这主要归功于国际新闻媒体,也是中国民联等海外组织推动的结果。高潮时期参与声援国内民主运动的在香港达百万人,西欧北美许多城市也有数成千上万人的游行,其中民联担当了重要的组织角色。从美国回北京参与天安门运动的刘晓波与民联有密切关系;携带捐款回国支援运动并亲身经历六四屠杀的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博士研究生杨建利,是1988年加入民联的骨干成员。

鉴于中国民联在海外流亡政治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中共当局将它视为敌对组织。1987年12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负责人以答新华社记者问的方式,首次公开陈述了关于“中国民联”和《中国之春》的官方立场:中国民联是“敌视和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意图推翻人民政府的反动组织”。《中国之春》是“中国民联进行推翻人民政府的反动宣传的工具。”“不允许‘中国民联’在中国境内活动,不允许《中国之春》在中国境内发行。对‘中国民联’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秘密组织,一律予以取缔,在中国境内传播的《中国之春》一律予以收缴。”“在国外参加中国民联后,又回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触犯刑律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四之后,当时的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向全国人大会议所作的《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中,多次提到海外“反动组织”中国民联。(7)(8)至1989年时期,民联在世界各地的成员近3000人。

民联早期成员薛伟在国内曾因“反革命罪”被当局逮捕判刑,1980年自费出国留学,1981年创办“大陆新移民联谊会”。考虑到返回大陆可能受到政治迫害,薛伟向美国政府寻求政治庇护,被否决后遂向法院控告美国政府,法院最后判决薛伟胜诉。此案创下了在美国的中国大陆人士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人权保障的先例。(9)中国民联及其附属组织“中国大陆政治避难者协会”帮助了很多向居住国寻求政治避难的大陆人士,至1989年达300余例,其中大多数成为海外民运的长时间参与者。通过政治庇护获得在自由世界各国的居留权,是海外流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申请政治庇护的人员在申请期间和获得永久居留权之后积极参与海外中国民主运动,为这个运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其影响延续至今。

2、海外中国政治流亡运动的兴盛:从民主中国阵线、学自联成立到海外民运大联合

1989年中国大规模争取民主的群众运动于6月4日前后遭到当局血腥的军事镇压,1989和六四因此成为中国当代史的一个标记。这一事件给海外流亡政治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几百名学生、工人与知识分子相继被迫逃亡或被驱离中国,成了各国流亡运动的重要力量,海外流亡者运动因此成为1989年运动在海外的延伸:壮大了中国民联,造就了民主中国阵线新组织。另一方面,六四的腥风血雨冲刷了前几年胡耀邦、赵紫阳新政给共产党政权涂上的迷人油彩,使得大批顺从于中共使领馆的学生迅速向民主运动倾斜。一个个大学学生联谊会举起了独立自治旗帜,成为全美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成立的坚实基础。各国民众给六四逃亡者以英雄式的欢迎,海外流亡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

由于香港民间组织主要是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的帮助,以及西方民主国家的支持,六四之后许多被通缉追捕者经过各种渠道安全逃往国外。被通缉的21名学生领袖中有15名成功出逃,后来被称为“黄雀行动”所援救出来的人员达133名。(10)逃往海外的八九民运领导人的政治理念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1989年民众示威活动中,从最初的反对官倒、惩治腐败到推翻426社论,乃至516、517之后出现罢免李鹏、结束老人独裁等激烈口号,从来没有推翻共产党现政权的想法和提法。换言之,整个八九民运只是一个在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产党执政的架构下“体制内”的民众抗议运动,其基本出发点还是“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7)。经过六四屠杀血的洗礼和自由社会环境的强烈冲击,加上以民联为代表的老反对派的影响,结束共产党一党专政很快成为在海外的原八九民运代表人物的共识。原北京知识界联合会和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负责人严家其与吾尔开希,在1989年7月4日共同发表的“国殇日周月宣言”中提出“邓、李、杨集团”已经丧失“任何合法性基础”,这种反动政权必将“被彻底摧毁”(11)。

1989年7月,逃往法国的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原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吾尔开希,原北京四通公司总裁万润南,以及先前已经在美国的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所长苏绍智和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宾雁共同发表成立“民主中国阵线”的倡议书。9月,民主中国阵线(民阵)成立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严家其、吾尔开希当选为理事会正副主席,钱达为监事会主席,万润南被任命为秘书长。民阵章程提出了“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公正,发展民营经济,结束一党专政”的纲领和“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行动原则。(12)

1990年4月,民阵与民主德国(东德)反对派组织《新论坛》等共同发起,成功地召开了有前苏联及东欧原社会主义阵营诸国反对派参加的“民主与人权论坛国际会议”。1990年1月民阵参与了“民主女神号”广播船计划,试图开往中国外海对大陆传送广播电视资讯。3月9日启航,5月25日宣布停止计划。(12)民阵陆续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建立分部,其成员发展到2000-3000人的规模。

这一时期成立的另外两大组织是全美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全美学自联)和中国自由民主党。

八九民运和六四惨案给在国外求学进修的大陆学生学者以极大震撼,他们冲破领事馆的阻挠,成立了与原先官办的学生联谊会不同的自治组织,或者宣布原有联谊会与领事馆脱离关系。当时美国有4万多中国学生学者。1989年7月底,来自美国各大学200多个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在芝加哥举行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选举斯坦福大学的刘永川和耶鲁大学的韩联潮为正副主席。(13)全美学自联宣称崇尚科学理性,尊重保护人权,致力于社会文明进步,追求和平、自由与民主的社会政治制度。学自联的低层次政治诉求与民联民阵不同,多年来坚守利益集团角色,其主要活动和贡献是推动1990年布希总统签署保护中国来美成员的行政命令,推动国会参众两院通过1992年《中国学生保护法案》和布希总统签署该法案,成功地使得8万多留美人员获取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绿卡)。全美学自联在促进中国人权改善和维护中国学生学者利益方面的成就引起了美国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成为公认的全国性游说团体。1990年7月,全美学自联会、加拿大学自联和德国学自联会同台湾、香港学联成立了全球中国学联,刘永川担任主席。

1989年12月,100多名留学生与民运人士在美国维吉尼亚黑堡秘密召开中国自由民主党成立大会,通过“组党倡议书”和“政治纲领”,选举倪育贤、陈厚琦、时和平为召集人负责筹备第一次代表大会。1990年7月中国自由民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堡市召开,全美学自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同时在此地举行。美国伊利诺大学的陈厚琦当选为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

在海外有了民联、民阵两大政治反对组织之后,为什么还有人要成立中国自由民主党?这里大致有三个原因。第一,在任何社会政治运动中总有激进与缓进等不同流派的区分。在海外中国流亡运动中,民联和民阵的政治纲领虽然都有反对共产党一党专政的内容,但是其政治手段在某些激进派看来过于缓和,尤其是民阵提出的“和平、理性、非暴力”行为准则。中国自由民主党在其后来的纲领中提出了“推翻(铲除)一党专政,建立民主政体”的纲领。第二,民联民阵虽然是政治团体,但名称上都不叫政党;激进派认为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反对党才可以与共产党较量,于是“组党”就成了这些人强烈的政治诉求。第三,青年学生提供了激进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八九民运和残酷的六四镇压唤起了海外留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血气方刚的一部分青年具有更为积极的政治诉求。但是学自联由于其本身的自然定位,不可能成为强政治性组织。留学生中的积极政治参与者便试图寻找更加激动的舞台,尝试成立名为政党的团体。这也就是中国自由民主党早期的建党人员中有很大比例的留学生,自民党一大及学自联二大同时同地召开,与会代表互有重复的原因。如果没有学生内部强大的激进力量推动,原先民运组织中的激进意见份子无力举起中国自由民主党的大旗。但学生总是一个易于鼓动而又极不稳定的群体,不久以后海外民主运动整体上逐渐退潮,共产党政权也没有如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迅速垮台,相当数量原学生组党积极份子返回学校重拾学业,离开政治活动圈或者回国发展。

民联和民阵一直寻求联合与合并。1992年8月,享有盛名的中国异议作家王若望以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身份来到美国,成为推动民运大联合的重要个人因素。他与不参加民运组织的方励之、刘宾雁的行为方式不同,连续访问加拿大、欧洲、香港,多次发表演说,提出“结束一党专政;开放新闻自由;给六四平反,释放一切政治犯”为海外民运的三条最低纲领(14),海外民运众多参与者以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超越派性、抑制内斗,了解大陆政情又得到海外人士拥护的领袖。1992年年底王若望夫妇应邀访问台湾,1993年元旦参加升旗典礼时与李登辉总统会见,随后获得民运合并大会经费,民联民阵盼望多年的大联合时机成熟。

3,挫折后的稳步前进——从华盛顿会议失败到海外民运联席会议再尝试

1993年1月底,中国民主团结联盟、民主中国阵线世界联合代表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代表及贵宾参加了大会。民阵主席万润南、民联主席于大海分别主持了两个组织的最后一次代表会议。美国国会参议员戈登到会祝贺,众议院中国事务工作小组主席南茜·波洛西女士发表演说。代表们审定了大会政治宣言和各项工作计划,确定新组织以“保障基本人权、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公正、实行多党政治、推进中国大陆的民主化和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为纲领,“中国民主联合阵线”宣告成立。会议在组织领导人选举方式上发生争议,王若望、胡平、万润南退出竞选,部分代表退出大会。主席团紧急磋商后决定大会继续进行,选举照常,徐邦泰当选为中国民主联合阵线主席,杨建利、张伯笠当选为副主席。(15)

1993年5月,不承认民联阵的一些团体及个人在洛杉矶成立中国民运团体协调会,推举王若望为总召集人。部分原民联、民阵成员年底在澳大利亚召开大会,原民联联委会副主任吴方城当选为民联主席,万润南再次当选为民阵主席。

华盛顿会议的失败给海外流亡运动带来重大冲击,一批人员从此离开民运,不再过问政治;对民运大联合原抱期待的侨界、学界民众大失所望;隔岸观火的中共官员心中窃喜;民运声望下跌,兴旺局面结束,受挫折的海外政治运动进入了缓慢渐进的阶段。

在内斗中疲乏了的民阵、民联与民联阵逐渐停止相互攻击,其中一部分有志者始终没有放弃过重振流亡运动声威的努力。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中国当局陆续以“保外就医”的名义让一些著名异议人士离开中国。当这些人士来到海外的时候,总会引起试图重整旗鼓的新波动。1994年4月,四五运动的参与者,被中共当局称为天安门事件黑手的王军涛到达美国。1996年10月,与刘晓波发表《双十宣言》的王希哲经香港流亡美国。1997年11月16日魏京生来到美国,12月8日与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会见。民主墻时期的特殊表现和所受到的严重迫害,加上连续三年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被提名人,使得魏京生在海外政治流亡者中具有巨大声望,成了人们期待的新领袖。1997年11月底民联阵—自民党合并的代表大会在美国纽约召开,当年创建民联西班牙分部的王策当选为主席,徐邦泰为名誉主席,王若望出席大会,多个民运团体联合欢迎魏京生,发表“支持魏京生整合与领导中国民主运动倡议书”。1998年11月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在加拿大多伦多成立,魏京生为召集人。(16)此后数年联席会议正常运作,华盛顿会议带来的负面影响渐渐淡化,海外流亡运动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1998年4月19日,天安门学生领袖王丹在克林顿总统访华前夕被送出境来到美国,为流亡运动注入一支清流。2000年11月中国社会民主党在美国纽约成立,1970年代在广州创办民间刊物《人民之声》的刘国凯任该党主席,宣布推举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名誉主席。

从1989到2000这10多年间,海外中国流亡者队伍明显扩展,囊括了国人追求民主自由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早期与共产党分道扬镳的政治异己(如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探索》杂志总编辑司马璐),50年代的大右派(如林希翎),文革中保护自身人权不受侵犯的造反派和异端大字报作者(如上海“工总司”的潘国平、广州的王希哲、南京的徐水良),四五运动到民主墻的精英(如王军涛、魏京生、刘青),70、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如苏绍智、严家其、郭罗基)、89年学生、工人运动的领袖(如王丹、吾尔开希、柴玲、韩东方),民营企业的老总(如万润南),持不同政见的自由知识分子、科学家、作家(如方励之、刘宾雁、凌锋),具有民主理念的前任官员(如香港《文汇报》前总编辑金尧如、公安部群众出版社社长于浩成),开明领导者的智囊(如原国务院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陈一谘)。既有苦大仇深的老“反革命”,又有熟悉西方民主政治的留学生(如全美学自联成员)以及传统华侨中的反共人士(如民主教育基金会创始人黄雨川)。与这一运动密切相关的还有某些西藏、新疆维吾尔、蒙古族的流亡者乃至美国、台湾的学者,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James Nathan)、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立宇、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等。中国海外流亡者运动呈现出各路政治代表的全方位阵营。

4,流亡运动走向低潮与民运组织的内斗

大约从新世纪开始,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走入了几乎不可避免的低落时期。其标志是,许多与民运有关的会议及示威活动参加人数越来越少;六四纪念活动规模一年不如一年;大多组织遇到捐款和财务困难,连得像样的代表大会都开不起来。学自联在华盛顿坚持每年举行六四烛光晚会,但是各大学的学自联组织已经消失,学生联谊会重回领事馆的怀抱。民运组织和个人声誉下跌,当时的明星成为人们批评嘲讽的对象。某些知名人物离开了原先奋斗的事业,埋头于自身商业投资活动、学术研究或教会传教职业,在流亡活动中消声匿迹,连得在一年一度悼念六四亡灵的活动中也不见踪影;有些个人及其公司则与气大财粗的共产党暗同款曲,从事各种交易。在西方民主国家,不断出现欢迎中共领导人来访的群众游行和五星旗升旗仪式。

这种低落,是中国社会和国际大趋势的变动决定的;民运组织内部成员的衰退、背叛、内斗和丑闻加剧了这种状态。

从国际大格局看,1989事件之后西方国家几乎一致谴责六四暴行,主张并实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同时期发生的前苏联和东欧原共产主义阵营诸国陆续解体变型,为中国流亡政治运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美国总统布希发布保护中国留美学生的行政命令,国会通过了对华制裁的议案,在决定继续延长给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时提出人权条件。1993年克林顿总统在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行政命令中加入了人权条件,1995年宣布将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脱钩。小布希上台之后对中国心存戒备,911事件之后面对恐怖主义的挑战迅速调整外交关系,对华政策明显改变。美国希望中国在国际反恐包括朝鲜核问题上发挥有利作用。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布希决定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此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局势对中共更为有利。中美关系处于“最好时期”。

从中国国内发展看,六四之后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中共政权色厉内荏地寻求生存之路,大幅度调节自身。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改革开放迅速变成了对私有经济的全盘肯定和对共产主义的彻底抛弃,以掠夺国有财产为基础的官僚资本主义或阀族资本主义(Nepotic Capitalism)迅速发展,(6)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共在国际社会面前逐渐改变了因六四镇压带来的丑恶形象,增强了既得利益集团和国家的经济实力。西方国家政府为了国家安全和商业利益,在中国大数额的订单面前则有意无意放弃了制裁方针。

从流亡运动内部看,缺乏新的内部外部动力机制。各种类型的流亡者在谋生的压力和中共政权的威吓利诱前不同程度地退却转移。不断的“内斗”更添加了阴暗色彩。

海外流亡运动中的影响比较大的“内斗”有以下几次。1,民联的“罢王风波”:从1989年初发生并公开化的民联一部份人要求罢免当时身为民联常委的王炳章的职务,一部份人激烈反对。2,民阵的“陈万之争”:民阵成立之初就产生,1990年二大前公开爆发的民阵秘书长万润南与民阵理事陈一谘之间互相指责攻讦。3,1991年发生的要求对中国人权民主基金会执行主席廖大文查账事件。该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11月,分配由美国民主基金会给中国民运的资助款项。有人检举廖大文多报帐目,于大海、万润南要求派工作组查帐,廖大文辞职,基金会关闭。4,前面所说的1993年华盛顿会议,两个组织合并成三个组织,同时发生对原中国民联机关刊物《中国之春》杂志主办权的争夺。5,各民运组织内部断断续续进行“抓特务”活动,学自联曾经有人为此成立过“抓特务小组”。6,2005年中国人权事件:王丹、刘宾雁、郭罗基等大批理事及理事会共同主席方励之辞职,中国人权主席刘青被指责犯规连任和财务不清。7,2004年之后多个牌号的“中国民主党”出现,有的被指为假。8,2006年5月在美国发生的来自中国的王怡、余杰等人抱在一起向上帝祷告,宣布取消维权人士郭飞雄参加美国总统布希与中国人权活动人士会见资格的事件。9,2008年出现的以德国费良勇为主席,荷兰王国兴为主席的两个民主中国阵线以及领导机构并存事件。用“内斗”二字概括上面各项事件不尽准确,仅取其约定俗成的意义。政治学家严家其说海外政治流亡组织是“跨国的NGO(非政府组织)”,内斗是常态。作家刘宾雁称内斗结果“驱使更多的中国人嫌恶政治,驱使越来越多的海外有志华人脱离民运,切断民运的财源”。(17)

在人们认真审视这些事件时,会发现几乎所有内斗都没有涉及当事人政治路线或思想理念的重大分歧,主要是财务、人事安排和行为作风问题。几乎所有被指控为贪污者都没有在法律上被证实为犯罪并受到所在国的法律制裁,或者受到某个团体的行政惩罚,最后都不了了之。

其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寻找。作家安琪女士最早记录民运组织内斗的事实并提出“共产党政治文化的阴影”对海外民运组织、流亡运动的深刻影响,海外民运的“红卫兵团”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思想和道义上的分析。(18)搞民主运动的许多中国流亡者不懂得或者不愿意遵循自己举手通过的民主政治的规范准则;选举中的失败者没有学会尊重和接受选举结果,更没有民主社会通行的向胜选者表示祝贺的风度。

此外,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在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中实际上并不存在可以制约其成员违反组织章程之行为的法律和规则。民运组织成员不是公司雇员,即使被开除也无所谓,甚至可以再立山头,纠集一些人另外召开代表大会来将他人开除。在法治国家,民事、刑事纠纷的最终解决途径是法律诉讼,当民运组织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些国家通常也只能按照公司组织注册的相关法律来处理纠纷。1994年6月美国加州总检察长在处理当时民联、民阵、民联阵的诉讼案时,依据的就是联邦及州的公司注册法律,无法顾及这些组织的内部是非。在近年来众多牌号的“中国民主党”面前,有人强调1998年在国内组建的中国民主党才是正宗,此话并无大错。但是从历史看,最早成立“中国民主党”的是1989年3月内斗时期民联的部分成员,1993年在洛杉矶“全球中国人权与民运联席会议”上,也成立了以王若望为召集人的“中国民主党筹备委员会”(19),1995年中国民主党成立,王若望担任主席。如果有人要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假的“中国民主党”,也许会非常困难。被指为“假”的组织有可能在“真”的组织注册以前就以“中国民主党”的名义注册登记。且不说在公司与政党的登记方面,相同中文名称的组织还有可能使用不同的英文名称。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流亡政治组织在所在国家并没有依法注册登记。

“抓特务”也是如此,尽管被怀疑甚至点名的大小特务不少,但没有一个被抓出来。当年拥有强大的军队和政府的国民党,在共产党的间谍渗透面前尚且一败涂地,今天结构松散没有严密纪律的流亡组织更不是它对手。中共当局在海外寻找一些廉价的告密者、线民或中介公司易如反掌,但真正要把他们抓出来,恐怕需要美国联邦调查局介入才行。

中国人权事件中有人指责刘青是“终身制”,其实这个问题在相当数量以中国民主为课题的受资助机构中都存在。这些机构不像香港《前哨》、《争鸣》杂志那样由私人出资经营,但其法人代表和负责人通常是某一个人,此人就自然成为没有也不需要经过选举或任命的老板,这实际上是无改选章程的终身制,或者是有章程而没有执行的终身制。

这里将中国流亡运动与西藏流亡运动作一比较(这种比较并不隐含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或者西藏问题不是中国问题的意见)。西藏流亡运动50年来形成了大数量的人群(大致是14万),真实的选民(大致是5万)和以最高法院、人民议会和流亡政府(噶厦)构成的民主政治体制。美国国会每年的固定资助非常重要,而居住在各国的藏民向政府“自动捐税”也是流亡运动的财务来源。(6)(20)尤其是,西藏流亡运动对国际社会来说不仅仅是索取者,同时也给施予者,它给西方世界带来新的精神资源,这就是藏传佛教的传播和达赖喇嘛巨大的道德思想影响。达赖喇嘛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好莱坞影星李察·吉尔(Richard Gere)等人是他的忠实弟子。1999年8月15日,4万美国民众在纽约中央公园大草坪聆听达赖喇嘛讲仁道慈,佛教领袖受到罗马教宗般的欢迎。相比之下,中国流亡运动中从来没有“真实的选民”;中国流亡者除了接受和学习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申请接受各类国际资助外,未能向西方世界提有意义的东方精神产品,最多只是对中国社会罪恶的控诉和揭露,无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伟岸的角色。

5,新兴力量的加入,海外流亡运动进入可持续增长阶段

经历了10多年波动,近4、5年来有一股新的力量在海外流亡政治运动中出现,这就是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新移民,他们以读书、探亲、婚嫁甚至偷渡的方式来到海外。由于他们的加入,在各国中共使领馆面前接连不断出现抗议示威,在六四纪念活动中也重现了热烈参与的场景。今年3月10日,由国际汉藏协会和达赖喇嘛驻美国代表处主办的纪念西藏抗暴50周年暨“西藏自由之路”浮雕群揭幕大会在美国纽约成功举行,600名热情与会者大多是这类新成员,其中还有带着孩子到会的年亲母亲。

新移民的参与在传统民运组织中引发了争议,这种争议与多年前有人批评一些没有参加民主运动却取得六四绿卡者是吃“人血馒头”(借由鲁迅小说《药》的故事)引起的争论有承续之处。一种意见认为这些人参与民运是假,通过政治庇护取得绿卡是真,一旦取得永久居留身份就会离开民运,甚至回过去投靠中共;那些打着民运组织旗号的政治庇护公司的目的就是赚钱,与其说是搞民主运动,不如说是难民运动。反对的意见认为,美国这类民主国家每年给予一定数量来自中国的难民以政治庇护,是对中国存在政治迫害这一现实的承认;来自专制制度的人们选择在自己向往的民主国家居留,属于天赋基本人权,无可非议;当年共产党人为了吃饭可以出来闹革命,今天的难民自然可以为了合法身份搞民运;将自身利益与民主理念结合起来,才是海外民主运动真实的基础;这些人面对中国领事馆大声抗议,将自己辛苦打工挣来的钱捐助国内受害者,是真实地参与民主人权运动,不是假的;在一系列实践中,一些原先没有民运经历,缺乏民主理念的人读了以前没有读过的文章,结交了以前没有见过的民运朋友,由自发到自觉,最后真的成了民主政治活动积极分子。现在美国来自中国大陆的因非法入境、逾期居留成为非法移民者达几十万,不论这些人流亡的具体原因如何,都是民主运动的人力资源,海外政治流亡组织必须重视这一新的力量,声称为百姓谋利益的民运组织没有理由对他们漠不关心。现在一些传统民运组织着手成立或完善对难民提供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让更多年轻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充实到自己组织中来。

第二,国际游说团体、自由言论平台、组织力量基地: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的主要功能和存在价值

1,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表达中国人民的真正声音,影响各国政府和议会的对华政策,充当具有游说功能的压力团体,这是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第一个基本功能。

由于中国专制体制的资讯封锁,国际社会要了解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确实困难,海外中国流亡运动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从1987年9月美国参议院就杨巍案和留学生延长居留案举行中国大陆人权听证会以来,海外中国流亡者参加过许多次这类听证会。除了学自联关于中国学生永久居留权的游说活动外,多年来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同人权挂钩问题,中国加入WTO问题,北京主办奥运会的人权状况改善问题,直至推动王炳章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都有海外流亡者做出的努力。西方各国的政府和议会没有停止过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公开关切,中国国内被迫害人士,包括师涛、高智晟、郭飞雄、胡佳、刘晓波等人的名字经常由访问中国的民主国家领导人向中共领导人提及。魏京生出国之后长期穿梭于各国政府议会之间,在2008年8月布希总统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会见中国异议人士时,魏京生对布希提出了批评。民阵、民联积极参与的2006年5月在德国柏林,2007年5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2008年8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连续3届“全球支持中国和亚洲民主化大会”,发生了积极的影响。主张在中国建立社会民主主义制度的中国社会民主党,自2006年开始连续访问瑞典、荷兰、法国、比利时、丹麦的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与他们建立政党联系。主持“中国公民力量”的杨建利,今年2月27日在美国国会作了“《零八宪章》:唤醒美国与中国的演讲”,意图推动美国国会两院通过支持《零八宪章》的提案。(21)3月,曾经赞同中共镇压1989年天安门运动和西藏示威者的美国政界“中国通”傅立民(Charles W. Freeman )被提名为美国情报委员会主席的消息透露出来之后,魏京生和几十名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写信给奥巴马总统表示抗议,傅立民被迫自动退出提名案。(22)美国国会还将通过纪念六四20周年的提案。

2,利用海外言论自由环境进行理论探讨,为国内异议人士发表政见提供可靠园地,这是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第二个基本功能,也是未来中国民主社会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当代中国公共生活中最缺乏的是言论自由,许多理论课题在国内被列为禁区。在民主社会,人们可以自由发表各种意见,展开争论。多年来海外中国流亡界展开的理论课题包括关于1989年民主运动的反思和争议;关于海外民运策略手段的争论;关于民族问题(汉藏关系、台湾与大陆关系)的争议;以及在国内被禁止的种种理论课题,例如关于文化大革命,反右运动,大跃进和当代大饥荒等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关于八九民运的回顾和反思。

1989年民众运动被镇压之前后,胡平连续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并在1992年出版了《中国民运反思》一书(23)。1991年一批天安门学生在法国巴黎聚会,回顾反思这场运动,随后出版了研究文集(24)。1995年6月,针对社会上对学生的质疑和内部的争论,《北京之春》杂志社举办由众多天安门学生及知识分子参加的大型讨论会,陆续发表了会议发言和争议文章。(25)北京历史学者陈小雅女士的《八九民运史》也在海外出版。(26)这些回顾反思肯定了八九民运正面意义,驳斥了中共官方及其帮闲所谓“暴乱”和“暴民”的指责,同时检讨自身责任,吸取经验教训。其内容涉及对一些事实真伪之求证(大如广场撤与不撤的过程,小到“绝食书”的作者是谁),不同意见的争论,包括当年广场学生尤其是激进派的责任,中共党内斗争与学生运动的关系。是激进派以绝食打断了学生与政府的对话进程,还是因为政府本无诚意对话才引发学生绝食,才造成后来的流血;是不是因为学生没有配合党内开明派的步调或者没有听从知识分子的劝导而导致失败;有没有所谓将学生作为政治计划“人质”的“三线计划”;六四屠杀的元凶是邓小平还是李鹏,邓小平是否在李鹏“谎报军情”之下“偏听偏信”做出了决定等。胡平认为八九民运失败并非不可避免,学生的主要失策在于戒严令之前未能“见好就收”,戒严令之后未能“见坏就上”。曾经担任天安门广场绝食副总指挥的封从德等人认为广场学生内部难以区分激进派和稳健派;什么叫好及怎么收,什么叫坏及怎样上都是问题。王丹同意“见好就收”,但是认为“见坏就上”应该加一个前提。总体上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王丹后来表示的“学生有错,政府有罪”。(6)(27)对1995年发行的卡玛·韩丁摄制的纪录片《天安门》也有争议。

为了弄清被中共政权刻意隐瞒的事实真相,加拿大盛雪女士主持的六四真相调查委员配合北京天安门母亲群体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6)海外还出版了如《新闻自由导报》总编辑吴仁华撰写的《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这类书籍,即使某些含有较多商业炒作因素的有关书籍,也对弄清真相提供了多个可资比较的版本。

关于民运策略手段的争议。

1989年8月部分民运人士在北美《世界日报》上展开了关于“要不要打倒共产党”的讨论,之后又有关于和平理性非暴力手段的争议,美国21世纪中国基金会主席杨建利与原天安门学生对话团团长项小吉就此进行过公开辩论。杨建利提出宪政民主与暴力应当断绝一切关系,反对以暴制暴;暴力行为会使中国流亡政治运动丧失道义资源和文明世界的支持;项小吉认为对民主运动来说不存在暴力问题,是以正当防卫反抗暴政;(28)担任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的倪育贤提出“必须坚持人民有武装自卫的权利。”(29)

关于某些理论禁题的讨论。

在中国大陆被专制者列为禁区的理论争鸣只有在海外才成为可能,主要包括关于文化大革命,反右运动,宪政民主与联邦制,民族问题和台海两岸关系,社会民主主义和中国第三条道路的讨论研究。

1994年杨小凯撰写的《牛鬼蛇神录──文革囚禁中的精灵》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部分章节在《中国之春》《北京之春》上先有连载。1996年5月美国21世纪中国基金会在哈佛大学召开“中国文化大革命30周年”研讨会,会后出版的文集《红色革命与黑色造反》成为美国一些大学研究文革的重要参考书。(30)此后这类研讨会多次进行且邀请国内学者参加。2004年芝加哥大学学者王友琴所著《文革受难者》出版,记载了659名文革受难者的真实故事。刘国凯所著《人民文革丛书》四卷本也于2006年出版,作者提出的“人民文革论”破除了共产党“十年浩劫”的专断,批驳了对文革中人民反抗运动的污衊.

1986年许良英、方励之和刘宾雁发起准备在次年反右运动30周年之际举行反右运动历史学术讨论会,这个流产的计划成了邓小平决定反自由化并导致胡耀邦下台,方励之、刘宾雁、王若望被开除出党的政治大风波的一个引子。20年之后,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分别举办了两场纪念反右运动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方励之出席会议,许良英作书面发言,一批当年的右派从国内赶到美国参加会议。主办单位把会议论文结集出版,21世纪中国基金会主编的是《五十年后重评反右——中国当代知识份子的命运》,劳改基金会与中国信息中心主编的是《反右研究文集》。

政治学家严家其多年来从事联邦制的研究并主张在中国实施这一制度,他撰写的《联邦中国构想》1992年由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不过他的联邦制主张未能写入民阵纲领。王军涛来到美国之后,从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一直将宪政中国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研究内容,2002年与王丹组建了中国宪政协进会和中国司法观察。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杨建利也组织了“中国未来与宪政民主”国际研讨会和参与了《中华联邦宪法草案》的起草出版。(28)

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是中国民主政治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各个政治流亡组织始终将汉藏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举办了多次由汉族和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人士参加的民族问题研讨会及数届“族群青年领袖研习营”,与台湾民间机构共同举办多次关于台湾、大陆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两岸关系研讨会。1996年《北京之春》杂志出版了《大陆人士论台海局势》文集。1996年欧洲各国民运组织在荷兰举办“民族主义与中国前途”国际学术讨论会。(31)1996年5月曹长青主编了《中国大陆知识分子论西藏》。(32)由于这两个问题深深涉及国家主权的统一和独立,自然出现了严重对立和色彩极端的反对意见。明确坚持统一并反对台湾或者西藏独立的有王希哲、刘国凯;(33)(34)持另外一端尖锐意见的有原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后任陈水扁总统国策顾问的阮铭、政论家曹长青、凌锋。这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海峡两岸广大人群中现存的不同意向。

1990年4月出逃美国后被开除党籍的原中共驻香港新华社社长许家屯,在海外从未与民运组织发生联络,但是他1992年6月发表的《试论和平演进》长文,无疑可以视为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的一个重要声音。(35)

以《北京之春》为代表的海外流亡者主持的平面和网络刊物,为国内持不同政见作者提供了发表各种言论的广阔园地。《北京之春》拥有100多名国内长期作者,近年来一半以上的文章来自国内作者。《民主中国》、《议报》、《新世纪》等网路杂志以及《当代中国研究》诸丛刊,还有众多名目的异议专题网站,对国内读者发生着巨大的影响。

3,作为中国国内民间运动在海外的延伸,海外流亡政治组织是架通国内外两股力量的主要桥梁,是当代中国在海外的民主基地。这是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第三个基本功能。

流亡海外的组织和个人多年来一直坚持公开或者秘密地为国内持不同政见者提供资讯和财务的援助。卢四清在香港主持的“中国民运人权信息中心”将中国大陆消息迅速传到海外,成为海外媒体的重大讯息来源。(6)1987 年黄雨川创办“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坚持每年评选一次“杰出民主人士”,至今已经举办21次颁奖仪式,历年得奖人几乎包括所有著名的中国民主维权人士。2004年12月魏京生基金会成立“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2007年9月《北京之春》设立“自由先锋奖”。这些奖项连同海外刊物提供的稿费,是对国内民主维权人士精神上的巨大激励和物质上的重要帮助。(36)在海外各国有了固定职业的许多个人,每年都不忘将收入的一部分资助国内同伴,作为生活的一个内容。

桥梁两端的人们来往交流。从大陆通往海外的方向来说,所剩不多的著名异议人士被中国当局继续送往海外,比如2002年12月民主墙时期主办《四五论坛》,1998年参与中国民主党建党的徐文立被“保外就医”送往美国;2007年4月民主墻运动期间起草《中国人权宣言》,组建“中国人权同盟”的任畹町被准许到香港接受身体检查,这些人继续在海外流亡政治中寻找和担当自己的角色。为数不少的民间学者来到海外短期参加各种半政治半学术的会议,与海外人士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从海外通往中国的方向来说,除开由于中国政府行为方式的不确定,不同角色的人在灰色通道上来来往往外,许多海外流亡人士无力通过合法途径回到中国,其中一些人被迫选择了闯关方式,试图直接介入大陆民间政治运动。其中主要有1998年进入中国大陆被当局逮捕并驱逐出境,2003年被中共判处无期徒刑的王炳章;1998年底越境回国后被判处徒刑4年,2002年获提前释放的王策;1998年闯关回国被判处劳动教养3年的张林、魏泉宝;2002年为考察工人运动进入中国被判处5年徒刑于2007年释放回到美国的杨建利。耐人寻味的是,采取激烈行动非法闯关者并不是海外那些以言论出名的激进派,而是一直坚持“和平、理性、非暴力”行为准则的杨建利和公开提出“共产党继续执政30年方案”因而被斥为“投降派”的王策。杨建利认为其最大的收获是出狱之后近4个月内会见了近200名国内异议人士,包括刘晓波、江祺生、丁子霖等,这是海外流亡政治运动史上破纪录的成就。(37)

即使在最低潮的时候,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仍然以这些功能表明了它的存在价值,在海外这个民主基地,至少为未来民主中国储备了成百上千人的干部资源。

第三,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1,现今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的参与者大致包括4个群落。

第一是职业的流亡政治家。他们全心身地投入流亡政治运动,如主持魏京生基金会并担任海外中国民主运动联席会议主席的魏京生;原美国21世纪中国基金会主席、全美学自联名誉主席、主持中国公民力量的杨建利博士;主持《北京之春》和《人与人权》编务的胡平和《北京之春》经理薛伟;主持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陈一谘;主持劳改基金会的吴弘达,新近出国获得肯尼迪人权奖的任畹町等。这类人数量很少,从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来说,非常需要更多的职业政治活动家,以形成类似西藏流亡运动那样的范式。

第二类是在学界、商界、侨界有自己的学业教职或者其他商业业务,以此作为自己的全部或者部分生活来源,继续在海外中国民运组织中担任职务,经常或部分地参与其活动的人士。例如民主中国阵线主席费良勇在德国设有自己的电脑软件公司;中国民主团结联盟主席莫逢杰多年担任警卫和司机;中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刘国凯常年做运输司机,现任建筑公司业务经理;中国民主党联合总部(海外)主席徐文立在美国布朗大学任职;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宪政协进会理事长王军涛在新西兰大学担任教职;完成了学业的《北京之春》杂志社社长王丹在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北京之春》发行人于大海同时从事金融研究;担任过中国自由民主党执行主席的熊焱在美国陆军中任军中牧师(6);八九学运最早发起者刘刚现在是美国金融分析师,2007年担任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主席的周锋锁是电脑工程师,还有不少人从事律师行业。这一类人数量众多,其中有些人试图以政治研究领域有成就的专家身份从事中国政治,如王军涛、王丹;有些人出国之后行事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出面,但与国内朋友保持密切联系,长年来资助国内人士,如刘刚等。

值得提及的是一批与海外民运关系密切的从事平面或者网络报刊的职业人士,以及电台、电视台的媒体从业人员,如原《民主中国》网络杂志主编苏晓康,网络刊物《新世纪》主编张伟国,自由亚洲电台、美国之音记者和众多节目主持人,还有那些在由支持中国民主化的政府或民间组织资助的机构中工作的人士。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以稿费为自己主要收入的作家、独立撰稿人,如旅居美国的独立中文笔会会长郑义、诗人贝岭、还有在海外(欧洲各国)领取政治难民救济金,同时始终热心于中国民主事业的各方人士。

由必要简略讨论一下流亡政治人物现有的国籍身份。包括很多流亡组织主要负责者在内的相当多人已经加入了居住国家的国籍。少部分人保留中国国籍的如严家其、魏京生、王丹、王军涛、杨建利、胡平、刘国凯、徐文立、学自联主席周健、原学自联、自民党领导成员黄慈萍等。其中极少数拥有合法中国护照,大多数人的护照被吊销或者过期未能获准延期。改变了国籍的海外流亡人士,尤其是流亡组织的负责人面对中国政治不可避免地存在两个困难:道义上,他们的忠诚对象应当是现在所拥有国籍的国家,而不是中国;法理上,他们作为外国人不能干涉中国内政。因此某些流亡者刻意保留自己的中国国籍。当然,在未来的10年20年间如果在美国联邦政府官员或者参众两院议员中出现了如今加入美国籍的中国流亡者,对中国民主政治肯定具有正面意义。

第三类成员将组织海外民运政治活动和开办移民服务公司的商业业务结合起来,在教育训练新一代民运参加者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在民主国家申请政治庇护,获得合法居留身份。这样的组织采用中国民主党、中国自由民主党等名义,与移民事务公司一身二任,在美国、欧洲各国和澳洲都有,参与移民事务的形式和程度不一。对这一类人士的争议颇大,有人认为他们充其量是为了赚钱的商人。

第四类是传统民运组织中以及参加上述第三类人士主持的政治组织的普通成员。他们是流亡运动字最基本的草根群众。一些有良知的个人纯粹因为某个偶然事件而被抛入海外流亡政治运动的潮流,如在汉藏问题对歭意见冲突中试图中立的美国杜克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王千元。

上述四类人员没有清晰的边界,实际上有互相流动和交织。

审视比较世界舞台上各国异议政治运动,人们在感叹中国没有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甚至也没有赫鲁晓夫)的同时,也会感叹中国有刘宾雁,没有索尔任尼琴;中国有方励之,没有萨哈罗夫。嫉恶如仇的“中国的良心”无情地鞭笞过人妖之间的丑恶,却在“第二种忠诚”的制约下始终没有到达“古拉格群岛”之彼岸。1989年1月6日,卓有成就的天体物理学家以致邓小平的公开信,大无畏地点燃了一场前所未有民众运动的火炬;在国内,传播自由主义,批评专制政治;在海外,自我约束在人权组织之中,较少就中国政治发出智者的意见。中国执政的共产党领导层内健康力量的形成发展,与民间社会政治力量的成长有密切相关的同步联系,这是社会文明整体进展的两个方面。

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期待出现具有深刻民主理念,现代知识背景和理论训练,政治胆略及坚韧精神,宽容大度的行事风格,与国内运动有密切的人际关系,且有良好个人道德形象的新一代领袖人物。在某些人身上,人们似乎看见了一线希望。

2,香港、台湾、国际社会对海外流亡政治运动的物质道义支持。

香港的支持。

1989年5月在香港民众支持天安门运动的百万人大游行中成立了支联会,以“释放民运人士、平反八九民运、追究屠城责任、结束一党专政、建设民主中国”为纲领,立法局议员司徒华20年来历任主席,推动支联会在中国民主运动前线发挥了巨大作用。(38)“回归”之后的香港对于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来说主要是道义上支持,支联会每年举办六四纪念大游行和烛光晚会,使得香港成为中国大地上唯一可以公开纪念六四的地方。每年维多利亚公园数万人手中的烛光,永远提醒国人不要忘记历史的伤痛,永远给海外流亡者输送道德力量。

台湾的支持。

作为中国民主化先行地区的台湾,对于大陆流亡运动有天然的支持倾向。中国之春运动和中国民联一开始就得到台湾当局财务上的支持,1988年12月由台湾民间团体安排,首批大陆留学生4人公开组团到台湾参观访问。台湾最初的支持通过政府的某些秘密机构进行,其原因主要在于台湾行政当局不希望这种支持公开化,并不意味着这种财务支持带有秘密的情报目的。多年来这种支持有过中断,也受到统独问题的干扰,但始终没有对被支持者预设过任何政治立场上的要求。现在台湾的支持主要由成立于2003年的台湾民主基金会负担,该基金会为独立透明的非营利超党派机构,旨在促进台湾及全球民主、人权的研究与发展,是类似美国民主基金会的民间组织。它将逐渐提供规范化的财务支持,在每年数百万美元的预算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用于海外政治组织。应当指出,台湾政府负有保护台湾人民的天职,面对邪恶强悍的中共对手,执政者不得不考虑利害关系,不会因为支持大陆人士的政治流亡运动而影响甚至损害台湾人民的安全利益。民进党执政时候如此,国民党政府即使不考虑统独因素也会如此。历年来不忘六四,坚持民主理念的马英九在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前后态度的某些变化,正是这一事实的反映。对此大陆流亡者要予以理解,不必苛求,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自身的利益一定要自身努力争取,不能过于指望他人包括朋友的帮助支持。要面向民间。对于幻想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人士,有责任诚恳地提出规劝。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支持。

中国流亡者要逐渐建立与各民主政治家个人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仅仅着眼于某一届政府。对于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或者议会为了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利益调整对华政策,比如美国政府在反对恐怖主义和陷于金融危机的经济困境时与中国政府的某些合作,海外流亡运动也要抱理解的态度。当然,这不是放弃对那些见利忘义,在独裁政权面前罔顾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甚至向中共献媚的政客的揭露批判。在财务资助上,美国民主基金会有一种规范化的制度,这是它的优点;缺点在于某些受资助组织的实际功能与它们接受的资金数额很不相称,要让美国民主基金会对中国流亡运动的整体情况有符合实际的暸解。

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有朝一日建立自己的财务源泉,应当作为重要的努力目标。

3,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的两大重要合作力量:西藏流亡运动及法轮功运动

与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流亡运动合作。

在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1989年10月达赖喇嘛欧洲代表格桑坚实与民阵负责人严家其、万润南在法国巴黎秘密会谈;12月严家其与达赖喇嘛在巴黎会面,双方建立联系。(39)1991年中国民联五大明确提出对西藏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的支持立场。1992年10月魏京生在狱中就西藏问题给邓小平的信中批评了中国政府的政策,成为他来到海外之后关于西藏问题的基本立场。(32)1995年10月,21世纪中国基金会组织和国际声援西藏中心合作在波士顿主持了达赖喇嘛与大陆学者之间第一次公开对话。(40)1998年《北京之春》经理薛伟与藏族朋友一同发起成立国际汉藏协会,每年召开有关会议,大陆人士也多次访问了西藏流亡社会所在地印度达赖萨拉。多年来海外中国大陆流亡运动与西藏流亡运动的合作表明,从近期看,对于双方反对中共的暴政都有帮助;从长远看,对未来中国民主社会和平妥善处置中国境内汉藏两民族关系,让海外西藏流亡者早日回归高度自治的雪山家园更有益处。

与法轮功反抗中共暴政运动合作。

法轮功学员1999年4月万人包围中南海事件导致中共公开镇压,也因此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之后法轮功学员的抗议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声势,成为揭露中共当代反人权罪行的重要力量。在参与活动的人数和影响的范围上,法轮功反抗运动包括其拥有大量受众的报刊电视工具(遍布各国的中英文《大纪元时报》和“新唐人电视台”),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海外民运组织活动的规模。在反抗中共暴政,捍卫人权,捍卫思想和宗教信仰自由上,海外流亡政治运动与法轮功运动的目标是一致的。由于法轮功运动具有的半宗教修炼性质,引发了一些人的顾虑和批评,提出要在捍卫法轮功成员人权的同时,帮助法轮功学员摆脱愚昧和迷信。(41)在讨论民运与法轮功的关系的时候,提出反对民运的法轮功化和海外民运“必须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的问题。(42)

总之,对于海外中国流亡政治运动来说,与西藏流亡运动及法轮功运动的合作,具有共同互利的长远的战略策略意义;而与国内民间民主维权运动的紧密联络、呼应和配合,更是这一流亡运动存在的真实基础。

征引文献:

(1)陈力、芦苇:《中国民主团结联盟十年简史》美国纽约,1993年;

(2)王炳章:《弃医从政宣言》,《中国之春》创刊号,1982年12月;

(3)《中国民联章程》,《中国之春》1983年9月号;

(4)中国民联编:《方励之言论集》,中国之春书屋出版,香港,1987年;

(5)《北京之春》2004年8月号;

(6)亚衣(周义澄):《流亡者访谈录》,香港夏菲尔出版公司,2005年;

(7)吴牟人等编:《八九中国民运纪实》上下册,纽约,1989年;

(8)联合报编辑部:《天安门一九八九》,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9年,

(9)傅英杰:“自由之花为勇士而开”,《中国之春》1985年4月号;

(10)公月:欢迎“黄雀行动”幕后英雄陈达钲,《北京之春》2007年7月号;

(11)严家其和吾尔开希:“国殇日周月宣言”《中国之春》1989年8月号;

(12)齐墨编:《民阵一年》,巴黎,1990年;

(13)马怡阳:记全美学自联“一大”,《中国之春》1989年9月号;

(14)王若望:“海外民运的最低纲领”,《中国之春》1992年10月号;

(15)亚衣:“华盛顿:民联民阵联合大会纪实”《中国之春》1993年3月号;

(16)晋砚:“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成立”,《北京之春》1998年12月号;

(17)刘宾雁:“民运的悲哀”,《中国之春》1992年9月号;

(18)安琪:《痛苦的民主》,香港艺苑出版社,1994年;

(19)亚衣:洛杉矶人权与民运联席会议纪实,《北京之春》第一期,,1993年6月号)

(20)《西藏简介》,西藏流亡政府外交与新闻部出版,2008年;

(21)Bill Gerzs:“Inside the Ring”,The Washington Times,March 5,2009

(22)Ashley Rindsberg :“China’s Top Dissident Breaks Silence on Freeman ”,The Huffington Post,March 18,2009

(23)胡平:《中国民运反思》,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4)巴黎民主之家、德国莱茵笔会、亚琛八九学社联合整理:《回顾与反思——八九学运历史回顾与反思研讨会记录》,巴黎,1993年;

(25)《北京之春》1995年7、8月号;

(26)陈小雅:《天安门之变——八九民运史》,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出版,1996年;

(27)王丹:《我们在写历史》,美国21世纪中国基金会出版,1997年;

(28)杨建利:《非暴力抗争与宪政改革》香港开放杂志社出版,2004年;

(29)倪育贤:“论人民有武装自卫的权利”,《北京之春》1994年9月号;

(30)杨建利主编:《红色革命与黑色造反》,美国21世纪中国基金会出版,1996年;

(31)王鹏令主编:《民族主义与中国前途》,台湾时英出版社,1997年;

(32)曹长青主编:《中国大陆知识分子论西藏》,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33)王希哲:《论台湾》,美国毒蜘出版社,2007年;

(34)刘国凯:《草根蝉鸣》,美国国际出版社,2004年,

(35)亚衣:“评中共开明派的不同政见”,《中国之春》1992年8月号;

(36)刘贤斌:“出狱一百天”,《北京之春》2009年4月号;

(37)亚衣:“让中国百姓早日享受现代文明”,《北京之春》2007年10月号;

(38)麦海华等编:《民运百人的心路历程》,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出版,1993年;

(39)法国董尼德(Pierre Antoine Donnet)着:《西藏生与死》,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40)张伟国主编:《达赖喇嘛与汉人对话》,美国21世纪中国基金会出版,1999年

(41)徐水良:“捍卫法轮功人权是基本原则”,《北京之春》1999年9月号;

(42)倪育贤:“民运必须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前哨》2005年7月号。

(作者为原中国复旦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现美国《北京之春》杂志执行编辑。本文完成于2009年4月,收入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宇硕主编的纪念1989年中国民主运动20周年学术论文集《今夜无星》)◆

北京之春2010年10月号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残部被迫嫁国民党


2009年03月13日 08:30中央电视台-《重访》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903/0313_2665_1059306.shtml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html代码大全,搜集最全的html代码

时间:2009-03-12 22:24:14  来源:顶峰网  作者:佚名
《html代码大全,搜集最全的html代码》综合了互联网上html代码的搜集,是目前最为齐全、最完备的html代码使用工具,html代码也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网页代码,需要制作网页的站长可以以此作为蓝本,一定能制作出最完美的网页。

1.结构性定义
文件类型 <HTML></HTML> (放在档案的开头与结尾)
文件主题 <TITLE></TITLE> (必须放在「文头」区块内)
文头 <HEAD></HEAD> (描述性资料,像是「主题」)
文体 <BODY></BODY> (文件本体)
(由浏览器控制的显示风格)
标题 <H?></H?> (从1到6,有六层选择)
标题的对齐 <H? ALIGN=LEFT|CENTER|RIGHT></H?>
区分 <DIV></DIV>
区分的对齐 <DIV ALIGN=LEFT|RIGHT|CENTER|JUSTIFY></DIV>
引文区块 <BLOCKQUOTE></BLOCKQUOTE> (通常会内缩)
强调 <EM></EM> (通常会以斜体显示)
特别强调 <STRONG></STRONG> (通常会以加粗显示)
引文 <CITE></CITE> (通常会以斜体显示)
码 <CODE></CODE> (显示原始码之用)
样本 <SAMP></SAMP>
键盘输入 <KBD></KBD>
变数 <VAR></VAR>
定义 <DFN></DFN> (有些浏览器不提供)
地址 <ADDRESS></ADDRESS>
大字 <BIG></BIG>
小字 <SMALL></SMALL>
与外观相关的标签(作者自订的表现方式)
加粗 <B></B>
斜体 <I></I>
底线 <U></U> (尚有些浏览器不提供)
删除线 <S></S> (尚有些浏览器不提供)
下标 <SUB></SUB>
上标 <SUP></SUP>
打字机体 <TT></TT> (用单空格字型显示)
预定格式 <PRE></PRE> (保留文件中空格的大小)
预定格式的宽度 <PRE WIDTH=?></PRE>(以字元计算)
向中看齐 <CENTER></CENTER> (文字与图片都可以)
闪耀 <BLINK></BLINK> (有史以来最被嘲弄的标签)
字体大小 <FONT SIZE=?></FONT>(从1到7)
改变字体大小 <FONT SIZE=+|-?></FONT>
基本字体大小 <BASEFONT SIZE=?> (从1到7; 内定为3)
字体颜色 <FONT COLOR=”#$$$$$$”></FONT>

2.连结与图形
连结 <A HREF=”URL”></A>
连结到锚点 <A HREF=”URL#***”></A>(如果锚点在另一个档案)
<A HREF=”#***”></A> (如果锚点目前的档案)
连结到目的视框 <A HREF=”URL” TARGET=”***”></A>
设定锚点 <A NAME=”***”></A>
图形 <IMG SRC=”URL”>
图形看齐方式 <IMG SRC=”URL” ALIGN=TOP|BOTTOM|MIDDLE>
图形看齐方式 <IMG SRC=”URL”
ALIGN=LEFT|RIGHT|TEXTTOP|ABSMIDDLE|BASELINE|ABSBOTTOM>
取代文字 <IMG SRC=”URL” ALT=”***”> (如果没有办法显示图形则显示此文字)
点选图 <IMG SRC=”URL” ISMAP> (需要CGI程式)
N2.0 点选图 <IMG SRC=”URL” USEMAP=”URL”>
N2.0 地图 <MAP NAME=”***”></MAP>(描述地图)
N2.0 段落 <AREA SHAPE=”RECT” COORDS=”,,,” HREF=”URL”|NOHREF>
3.0 大小 <IMG SRC=”URL” WIDTH=”?” HEIGHT=”?”>(以pixels为单位) N1.0 图形边缘 <IMG SRC=”URL” BORDER=?> (以pixels为单位)
N1.0 图形边缘空间 <IMG SRC=”URL” HSPACE=? VSPACE=?> (以pixels为单位)
N1.0 低解析度图形 <IMG SRC=”URL” LOWSRC=”URL”>
N1.1 用户端拉 <META HTTP-EQUIV=”Refresh” C>(使用端自动更新 )
N2.0 内嵌物件 <EMBED SRC=”URL”> (将物件插入页面)
N2.0 内嵌物件大小 <EMBED SRC=”URL” WIDTH=”?” HEIGHT=”?”>

3.分隔
段落 <P> (通常是两个return)
3.0 段落 <P></P> (新定义成容器型标签)
3.0 文字看齐方式 <P ALIGN=LEFT|CENTER|RIGHT></P>
换行 <BR> (一个return)
N1.0 文字部份看齐方式<BR CLEAR=LEFT|RIGHT|ALL>(与图形合用时)
横线 <HR>
N1.0 横线对齐 <HR ALIGN=LEFT|RIGHT|CENTER>
N1.0 横线厚度 <HR SIZE=?> (以pixels为单位)
N1.0 横线宽度 <HR WIDTH=?> (以pixels为单位)
N1.0 横线比率宽度 <HR WIDTH=%> (以页宽为100%)
N1.0 实线 <HR NOSHADE> (没有立体效果)
N1.0 不可换行 <NOBR></NOBR> (不换行)
N1.0 可换行处 <WBR> (如果需要,可在此断行)
列举 (可以巢状列举)
无次序式列举 <UL><LI></UL> (<LI> 放在每一项前)
N1.0 公布式列举 <UL TYPE=DISC|CIRCLE|SQUARE>(定义全部的列举项)
<LI TYPE=DISC|CIRCLE|SQUARE>(定义这个及其後的列举项)
有次序式列举 <OL><LI></OL> (<LI> 放在每一项前)
N1.0 数标型态 <OL TYPE=A|a|I|i|1> (定义全部的列举项)
<LI TYPE=A|a|I|i|1> (定义这个及其後的列举项)
N1.0 起始数字 <OL value=?> (定义全部的列举项)
<LI value=?> (定义这个及其後的列举项)
定义式列举 <DL><DT><DD></DL>(<DT>项目, <DD>定义)
表单式列举 <MENU><LI></MENU>(<LI> 放在每一项前)
目录式列举 <DIR><LI></DIR> (<LI> 放在每一项前)
背景与颜色
3.0 重复排列的背景 <BODY BACKGROUND=”URL”>
N1.1+ 背景颜色 <BODY BGCOLOR=”#$$$$$$”> (依序为红、绿、蓝)
N1.1+ 文字颜色 <BODY TEXT=”#$$$$$$”>
N1.1+ 连结颜色 <BODY LINK=”#$$$$$$”>
N1.1+ 看过的连结 <BODY VLINK=”#$$$$$$”>
N1.1 使用中的连结 <BODY ALINK=”#$$$$$$”>

4.特殊字元(以下标签需用小写)
特别符号 &#?; (其中 ? 代表 ISO 8859-1 的编码)
< < > > & & ” ”
注册商标TM ?
N1.0+ 注册商标TM ?
著作权符号 ?
N1.0+ 著作权符号 ?

5.表单 (通常需要与CGI程式配合)
定义表单 <FORM ACTION=”URL” METHOD=GET|POST></FORM>
N2.0 上传档案 <FORM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FORM>
输入栏位 <INPUT TYPE=”TEXT|PASSWORD|CHECKBOX|RADIO|IMAGE|HIDDEN|SUBMIT|RESET”>
栏位名称 <INPUT NAME=”***”>
栏位内定值 <INPUT value=”***”>
已选定 <INPUT CHECKED> (适用於checkboxes与 radio boxes)
栏位宽度 <INPUT SIZE=?> (以字元数为单位)
最长字数 <INPUT MAXLENGTH=?> (以字元数为单位)
下拉式选单 <SELECT></SELECT>
下拉式选单名称 <SELECT NAME=”***”></SELECT>
选单项目数量 <SELECT SIZE=?></SELECT>
多选式选单 <SELECT MULTIPLE> (多选)
选项 <OPTION>
内定选项 <OPTION SELECTED>
文字输入区 <TEXTAREA ROWS=? COLS=?></TEXTAREA>
输入区名称 <TEXTAREA NAME=”***”></TEXTAREA>
N2.0 输入区换行方式 <TEXTAREA WRAP=OFF|VIRTUAL|PHYSICAL></TEXTAREA>

6.表格
3.0 定义表格 <TABLE></TABLE>
3.0 表格框线 <TABLE BORDER></TABLE> (有或没有)
N1.1 表格框线 <TABLE BORDER=?></TABLE>(可以设定数值)
N1.1 储存格左右留白 <TABLE CELLSPACING=?>
N1.1 储存格上下留白 <TABLE CELLPADDING=?>
N1.1 表格宽度 <TABLE WIDTH=?> (以pixels为单位)
N1.1 宽度比率 <TABLE WIDTH=%> (页宽为100%)
3.0 表格列 <TR></TR>
3.0 表格列内容看齐 <TR ALIGN=LEFT|RIGHT|CENTER VALIGN=TOP|MIDDLE|BOTTOM>
3.0 储存格 <TD></TD> (须与列并用)
3.0 储存格内容看齐 <TD ALIGN=LEFT|RIGHT|CENTER VALIGN=TOP|MIDDLE|BOTTOM>
3.0 不换行 <TD NOWRAP>
N3.0 储存格背景颜色 <TD BGCOLOR=#$$$$$$>
3.0 储存格横向连接 <TD COLSPAN=?>
3.0 储存格纵向连接 <TD ROWSPAN=?>
N1.1 储存格宽度 <TD WIDTH=?> (以pixels为单位)
N1.1 储存格宽度比率 <TD WIDTH=%> (页宽为100%)
3.0 表格标题 <TH></TH> (跟<TD>一样,不过会对中并加粗)
3.0 表格标题对齐 <TH ALIGN=LEFT|RIGHT|CENTER VALIGN=TOP|MIDDLE|BOTTOM>
3.0 表格标题不换行 <TH NOWRAP>
3.0 表格标题占几栏 <TH COLSPAN=?>
3.0 表格标题占几列 <TH ROWSPAN=?>
N1.1 表格标题宽度 <TH WIDTH=?> (以pixels为单位)
N1.1 表格标题比率宽度<TH WIDTH=%> (页宽为100%)
3.0 表格抬头 <CAPTION></CAPTION>
3.0 表格抬头看齐 <CAPTION ALIGN=TOP|BOTTOM>(在表格之上/之下)
视框 (定义与控制萤幕上的特定区域)
N2.0 视框格式总定义 <FRAMESET></FRAMESET> (取代<BODY>)
N2.0 视框行长度分配 <FRAMESET ROWS=,,,></FRAMESET>(pixels 或 %)
N2.0 视框行长度分配 <FRAMESET ROWS=*></FRAMESET> (* = 相对大小)
N2.0 视框栏宽度分配 <FRAMESET COLS=,,,></FRAMESET>(pixels 或 %)
N2.0 视框栏宽度分配 <FRAMESET COLS=*></FRAMESET> (* =相对大小)
N2.0 定义个别视框 <FRAME> (定义个别视框)
N2.0 个别视框内容 <FRAME SRC=”URL”>
N2.0 个别视框名称 <FRAME NAME=”***”|_blank|_self|_parent|_top>
N2.0 边缘宽度 <FRAME MARGINWIDTH=?> (「左」与「右」边界)
N2.0 边缘高度 <FRAME MARGINHEIGHT=?> (「天顶」与「地底」边界)
N2.0 卷动条 <FRAME SCROLLING=”YES|NO|AUTO”>
N2.0 不可改变大小 <FRAME NORESIZE>
N2.0 无视框时的内容 <NOFRAMES></NOFRAMES>(如果浏览器不提供视框功能的话)

7.杂项
说明 <!– *** –> (浏览器不会显示)
<!–修改滚动条–>
<style type=”text/css”>
body {
scrollbar-face-color: #330033;
scrollbar-shadow-color: #FFFFFF;
scrollbar-highlight-color: #FFFFFF;
scrollbar-3dlight-color: #FFFFFF;
scrollbar-darkshadow-color: #FFFFFF;
scrollbar-track-color: #330033;
scrollbar-arrow-color: #FFFFFF;
}
</style>
<!–修改滚动条结束–>
将上面的代码放在叶子代码的<head></head>之间,颜色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
滚动条的代码意思如下:
Scrollbar-Face-Color为滚动条表面颜色设定;
Scrollbar-Track-Color为滚动条底板颜色设定;
Scrollbar-Darkshadow为滚动条下边和右边边沿颜色设定;
Scrollbar-Highlight-Color为滚动条上斜面和左斜面颜色设定;
Scrollbar-Shadow-Color为滚动条下斜面和右斜面颜色设定;
Scrollbar-3Dlight-Color为滚动条上边和左边的边沿颜色设定;
Scrollbar-Arrow-Color为滚动条两端箭头颜色设定。
<!> 跑馬燈
<marquee>…</marquee>普通捲動
<marquee behavior=slide>…</marquee>滑動
<marquee behavior=scroll>…</marquee>預設捲動
<marquee behavior=alternate>…</marquee>來回捲動
<marquee direction=down>…</marquee>向下捲動
<marquee direction=up>…</marquee>向上捲動
<marquee direction=right></marquee>向右捲動
<marquee direction=’left’></marquee>向左捲動
<marquee loop=2>…</marquee>捲動次數
<marquee width=180>…</marquee>設定寬度
<marquee height=30>…</marquee>設定高度
<marquee bgcolor=FF0000>…</marquee>設定背景顏色
<marquee scrollamount=30>…</marquee>設定捲動距離
<marquee scrolldelay=300>…</marquee>設定捲動時間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马民博:人权捍卫者之歌

人权捍卫者之歌

马民博(20090209)

一个个孤零零的人

为了争取自由

虽是散沙也不停地在战斗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义无反顾

永不停歇他维权的脚步

.

多少人享受着

维权者争取到的做人尊严

却不知道人权是什么

这可是他们冒着坐牢和生命危险

捍卫而来的自由与人权

.

铁屋里的一声吼

让人猛然发现

自己的权利

原来被如此剥夺

.

铁屋里的一声吼

让人猛然醒悟

自己的权利

原来被如此剥夺

.

还我人权还我人权

四面涌来的人们

汇成了争取人权的滚滚洪流

还我人权还我人权

四面涌来的人们

筑成了捍卫人权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