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

陈振实:宪章签名人——一个新的标识诞生了

2008-12-23

12月10日我从邮箱里首次读到《08宪章》,就知道这个文本肯定会产生蝴蝶效应,必将是引发未来社会变化潮流的重要公共符号。因此从那之后,一直就比较关注和《08宪章》相关联的各种事件,宪章所引发的各种阐述性文章,以及刘晓波先生的安危。

昨天一个朋友和我聊天的时候,他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他说第一次看到《08宪章》的时候,就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公民运动新的舞台拉开了,并且新拉开的舞台无疑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大的包容性,自然也会鼓励更大的参与性。这些年此起彼伏的各种民间抗争运动,比如民主运动,维权运动,现在可以自然的汇流到以《08宪章》所宣示的公民运动中来。

一个社会运动是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标识的,只有有了必要的标识,才能进行必要的区分,产生认同,方便传播,形成对社会的穿透力。比如89年以来的民主运动的参与者被称为民运人士,最近这些年参与维护权利的人士被成为维权人士,这几个标识都已经广泛传播,并且对当局形成很大的压力。但是由于当局的打压和信息封锁,以及有意的混淆和污蔑,民运人士和维权人士标识所蕴含的内在力量慢慢的被消解,同时客观来说,像维权人士这样的标识也缺乏内在的可以经历时间检验的精神性力量,因此这种标识对社会其他阶层的打动力就显得有限,这个运动和运动的参与者就慢慢的被边缘化,逐渐和社会中间阶层有了隔阂,进而失去了深化发展的动能。

而以《08宪章》为代表的公民运动也许可以克服这个不足。首先《08宪章》这个文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它重申了基于人类普遍价值基础上的制度诉求,同时是30年民主运动的精神历程后的总结。它超越了维权运动的个体的局部的权利诉求,但是却包含了维权运动中的公民参与精神,也包含了崔卫平老师文章中提到的公民首创精神。从这些角度来看,宪章运动具备持续推进的内在力量。

如前所述,一个有效的传播过程必须要有一些必要的标识。《08宪章》已经成为一个——在当局的网络监管的帮助下,“08县长”也可以成为一个带有幽默色彩的标识。而宪章签署人或者宪章联署人同样可以成为标识,通过宪章签署人这种标识,自然的促进宪章的传播。大家共同分享这样一个标识,不分先后,不分高下,分担的是一种对公共事务的担当,分担的是一种促进宪章传播的责任。

如果以上表达的是一种愿望的话,那么仔细阅读宪章签署人的名单后,我觉得这种传播效应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据说现在已经有将近7000的宪章签名者,每一个宪章签署人身上都有独特的资源可以促进宪章的传播,他们可以写文章,可以和亲朋好友宣讲,可以在其他的场合强化这个标识。在一个口耳相传的时代,政府尚且不能有效的控制社会传播,那么在一个信息化时代,宪章的传播必将可以绕过任何障碍,给公民运动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