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1年1月21日星期五

张洁平:网络是通向公民社会之路

学者于建嵘在京郊家里聚会,通过微博发布讯息,数百名网友响应齐聚

九十多天,发了九百八十多条微博,积累了超过二十五万粉丝.这是学者于建嵘过去三个月最重要的副业.他是研究、着述、给官员上课、接受媒体採访的学者、知识分子于建嵘,他还是人气高涨的微博明星:@于建嵘.

十月九日,他拗不过新浪微博工作人员的热切邀请,开通了微博账号。“说他们拉到用户能给奖金。我当时想的是,我开一个,对你有好处,对我没坏处,那就开呗.”在京郊宋庄小堡画家村的圣诞聚会上,于建嵘讲起自己与微博结缘的故事,那招牌式的湖南腔笑着就嚷嚷起来:“不得了了,出大事了!”

果真出了大事。@于建嵘迅速点燃了一个又一个的媒体话题.“最牛县委书记”经他的微博诞生;找不到媒体发布的各种求助资讯经他的微博广为流传;他炮轰非法拆迁信访制度,毫不留情地骂官员,却有越来越多的各地官员干部找他上课;微博生涯前七十天,反拆迁佔据了主旋律,后二十天,他在微博上发起了“失屋农民过冬”捐助行动,善款流向需要的人群;在备受关注的浙江乐清村长死亡案中,他参加了以微博为平台组织起的“学者公民观察团”,与@笑蜀、@傅国涌、@郭巍青等人共赴乐清,并微博直播动态,点燃媒体焦点.

让于建嵘自己难忘的,还是二零一零年的隆冬聚会。今年冬天特别冷,于建嵘想着,搞个私人聚会,给朋友们取取暖。和以往不同,他没有发一条短信、打一个电话,没有通知任何一个好友,而是在微博上发了条消息:

“@ 于建嵘:欢迎参加:栗宪庭电影基金将在2010年12月25日至28日举行《我们这一年:2010》招待会。我是今年招待会的主人,在这四天里:1、聊天2、免费的晚餐3、赠送我的新书《底层立场》(上海三联书店、每天20本)4、放映并赠送纪录片《上访者说》5、看”我的兄弟姐妹“绘画和照片。”这条微博当即被两千多次转发,而由别人转发后再获转发的次数则不计其数。

於是,在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没有暖气的京郊自建房里,大降温之后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耶诞节,聚会第一天,竟迎来了五百多位四面八方赶来的客人。第二天,两百多位。第三天和第四天,都有近百位到场。聚会并无明确主题,认识不认识的人济济一堂,学者旁边可能坐着画家,官员旁边可能坐着来京上访的农民,学生和网友围着于建嵘签名。下午,人们一起看于建嵘为上访者制作的影像记录《上访者说》,不少人看哭了,还有人觉得不安,觉得悲剧过於压迫心情,接受不了。

于建嵘不解释,也不多说什么.他在社科院常年研究工人、农民、劳教制度、信访制度,到基层做田野调查是他的强项,有时候,在隆冬腊月条件极其简陋的上访村,十元钱一天的小旅馆,一住就是四五十天。许多来京上访的人都知道,有个好人学者叫于建嵘,有问题可以去找他出主意。一名来自秦皇岛的董姓女上访者也是听了同屋人的建议,在微博聚会的日子,从上访村赶来了宋庄.

在聚会上,穿着旧棉袄、一头乱发的于建嵘一出现,她和姐妹们就哭起来。于建嵘笑着拍拍她:“别哭,今天不哭。今天大家吃好,吃开心,好好玩!”

“不要怜悯,要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他们。这样他们最高兴.”于建嵘在宋庄的家,每天都有上访者找上门来,他积累了满满一个屋子的上访材料,学术研究之外,苦难无处宣泄,个人也无能为力,他就拍片子,给每个上访者录影,然后自己给上访者画油画肖像。于建嵘的微博头像,就是他在自己的油画作品《冤》前的留影。圣诞微博聚会上播放的《上访者说》,也是从几百小时的上访者影像记录里截取的精华.

有了微博以后,这些东西突然有人看了。于建嵘说,现在发言不用仰仗媒体了,媒体也不需要为了他手里的材料争独家了。手机一发送,上访冤情也好,官员不端也好,公民行动也好,朋友琐事也好,二十五万人都看到了。而且所有媒体都会跟进.“其实微博把每一个人放在同一个位置,它让每个人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这是网络革命性的意义,它解构了原来的政治生态.”于建嵘对亚洲周刊说.

他与江西万载县委书记饭桌上的一次小冲突,通过微博,演变为一场全国围观的公共事件,还由此诞生了“最牛县委书记语录”——这使于建嵘第一次意识到,微博这个江湖对旧有庙堂的冲击能力。

书记的话成了年度金句

那是十一月十日,于建嵘开通微博整整一个月后,他应邀去江西万载县给八百多名县乡级机关干部讲课,讲题是“当前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

讲课一切如常,台上的于建嵘言论一贯大胆火辣,台下的干部时而爆笑,时而沉默。冲突发生在课后,县委书记陈晓平做东的午餐上,于建嵘和他吵起来了。

于建嵘让县委书记宁愿发展慢一点,也不要强拆。“不要搞得整个社会人心惶惶。拆走了民心,拆走了法制,拆走了人权,拆走了这个国家民族的基础,把大家的心都拆散了。什么叫发展,不是建几栋高楼啊,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基本规则,是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为前提。”于建嵘对亚洲周刊说:“那天我和万载书记吃饭就讲这个。书记一听火了,说不搞,我的GDP怎么办?我说你这个执政理念有问题.就这样吵起来了。”

接着,书记就说了一句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的话:“我不搞拆迁,你们知识分子吃什么?”于建嵘说,类似的话书记连讲三次,他终於忍不住火了,嚷了一句:“去你的,谁吃你的?”起身就走;同桌吃饭的政法委书记追出来,于建嵘又说:“去你的,这个人没资格和我吃饭!”拂袖而去。

回到宾馆,于建嵘顺手编了条短信发上微博:“昨晚深夜赶到万载县,今天给七百多人讲课,号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的房子。刚才吃饭,县委书记称,为了发展,就得拆。我怒言,现代社会就是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础,你们这些人最要做的就是确保个人权利。他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我一怒推椅而起,离席而去。”

“一分钟都不到,我就收到民政部一个副司长朋友的短信,告诉我坚决站在我这边,还让我‘此地不宜久留,快速离开!’”这时,于建嵘在微博上的粉丝人数是五万多人。当天,他接到了八家媒体的电话,向他确认消息的真实性;迄今,两百家媒体报道了这则新闻。

“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成了年度金句。

微博改变民众抗争模式

微博这样的技术革命,会令民众抗议模式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中国政治有什么样的影响,@于建嵘在试验,学者于建嵘在研究。他观察微博上的社会公共议题如何设置,总结出几大规律:“目标:抗议、赋权;逻辑:有钱人缺德、有权人不公;策略:悲情。屡试不爽。”

他说:“微博这样的技术发展,把政治的封闭性打开了。网络已经不是虚拟意见表达渠道,是新的社会动员方式,是通向公民社会的路。今天的广场政治,并不需要我们都到广场去;网络开始走向街头,政治家也不得不走向网络.但这个公民社会由谁来建立?我不简单希望农民和工人简单地走向街头.中国社会的命运也不简单掌握在几个权力者身上。新科技会提供一条完全不同的改革路径,最有力量的人是掌握资讯技术,并有批评和抗争意识的公民。”

2011年1月21日 - 原文刊于亚洲周刊第二十五卷第五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