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12月18日星期三

一五一十周刊135期:重新审视“非暴力抗争”

敬启者:

奉上本期电子周刊,请多多指教,也欢迎大家转发。

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 敬上


一五一十周刊135期:重新审视“非暴力抗争”

曼德拉逝世。在甘地、马丁•路德•金之后,曼德拉被视为世界各地非暴力抗争者的精神领袖。然而,对于他们而言,非暴力抗争的意义并不相同。本期周刊,我们从曼德拉出发,探索非暴力抗争之路,呈现其背后的复杂性。
在曼德拉的一生中,争取种族平等的使命感从未磨灭。但他并非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也不是教条的空想家。他的最终目标是让白人登上汽轮自愿地离开非洲大陆。怨恨和报复对他来说,都不是最有力的武器。
当革命的战火以正义之名蔓延,很多抗争者选择了非暴力。张大军认为,自由的心灵可以期待武力制服暴政,但当所谓正义之师在历史中的角色如此模糊虚幻,非暴力抗争便成为一种现实选择。马丁•路德•金则通过深入探索甘地哲学,越来越认识到“爱”在社会变革中的力量。
然而,并非每个非暴力抗争者,都是无条件爱世人的天使。对甘地而言,非暴力并非被动忍受和呼吁。而是公开违法,勇敢的面对暴力,承担被逮捕、监禁甚至长期迫害。他相信抵抗者的从容受难,会开启压迫者被蒙蔽的双眼。但这种抗争是有条件的,如果压迫者毫无底线,无视抗争者的牺牲,以暴抗暴就无法避免。
60年代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黑人在非暴力抗争中大量死亡,却并没有触动白人政权,运动陷入僵局。“自由之夏”,正是行动者们决定,只有中产白人精英的子女和他们并肩作战,甚至牺牲,才可能增加影响力的尝试。《自由之夏》这本书,以详实的口述资料向后来者展示,非暴力抗争所付出的代价,和背后巨大的阴影。它不是明亮轻盈的青春之歌,今天美国的种族平等,应该记住这些白人少年的身影。
在策略上,非暴力也只是这种抗争手段的一个面向。相比革命者,非暴力抗争者并非因为懦弱,也不见得更高尚,很多是出于现实策略的考量。《论战略性非暴力冲突》一书的第四章和第七章,详细分析了不同情境下的机制、方法和考虑因素。周刊的最后,《非暴力抗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呈现出非暴力抗争的能量。同时,我们也整理了20世纪以来,重大的非暴力抗争事件,作为补充参考。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引】
比尔•凯勒:解放者曼德拉:从囚徒到总统
【争】
张大军:专制统治术、心灵的自由与非暴力抗争(上)
玛丽•伊莉莎白•金:如何像马丁路德金一样学习非暴力抗争
【辨】
黄卧云:回到曼德拉:非暴力主义的真伪
史蒂文•吉隆:60年代,美国“自由之夏”运动
【启】
罗伯特 L. 赫尔维:论战略性非暴力冲突:关于基本原则的思考
彼得‧艾克曼,杰克‧杜瓦:《非暴力抗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引言
一五一十编辑部:非暴力抗争历史
【视频】Scilla Elworthy:非暴力抗爭

论坛会员将继续收到1510周刊每周五的更新信息,如果您不希望再次收到此类信息,请发送标题为“取消订阅”的邮件至weekly@cochina.or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